股市持续震荡透出哪些信息

7月6日,在西安一个证券交易厅内,一名股民脸上露出笑容。当日,沪深股市双双上涨。 新华社发

阅读提示

7月6日A股迎来反弹,同时上证综指收复2400点整数关口。从2010年首个交易日的3289.75点,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2398点,上证综指历经上下博弈,持续震荡下行。作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我国股市今年以来的表现堪称复杂。

关心股市的人们在关注经济:经济运行究竟复杂在何处?

关注经济的人们在关心股市:股市震荡在向我们发出哪些信号?股市震荡下行,风险与积极因素并存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犹在的背景下,2010年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一季度,中国经济以11.9%的增幅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开局良好。在此区间,中国股市的运行虽有震荡,但大势平稳。第二季度,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新的震荡,中国经济虽处于上升通道,却很难“独善其身”,在发展上显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即在股市的运行轨迹上得到反映:在持续的博弈震荡中,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从4月初开始一路走低,三个月跌去600多点。

股市的大幅下跌反映的是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一种担忧。那么,市场究竟在担忧什么?

年初以来,我国工业增速从20.7%开始逐步回落,5月份回落至16.5%。我国经济增速能不能维持在一个平稳较快的区间内?这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疑问。

经济稳定增长的第一制约因素在于出口。上半年,外需市场的萎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上相继取消的出口退税政策,直接带来贸易顺差的下降。

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5%,2月上涨2.7%,3月上涨2.4%,4月涨幅2.8%,5月则超过3%的警戒线,达到3.1%。这使一些人对能否完成全年3%左右的CPI调控目标产生了怀疑。而央行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举措密集出台,也使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疑虑重重。“中国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现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并不单单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致力于实现一种由市场驱动的、更加可持续的稳定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在中国宏观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有理由对股市的未来充满期待。个股表现迥异,凸显转方式之紧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这一重要判断,在股票市场的震荡博弈之间得到了反映。

综观今年以来股市的表现,尽管股指整体上大幅下跌,但以医药生物、节能环保等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一批成长型产业股票综合来看表现抢眼,其中不乏涨幅超过50%的个股;而钢铁、传统制造、房地产等领域成为下跌的“重灾区”,黑色金属更以38.81%的跌幅成为上半年受伤最深的板块。

股票走势上的反差,折射了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权重股主要由石化、地产、重工业制造等构成,这些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未来这些传统行业的高成长将不复存在,对应其整体估值必然下滑,而且,市场增长动力的消长和产业的进退处在演变过程中,强有力的内生拉动引擎还很缺乏,这是股市波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指出。“只有让更多符合发展潮流的现代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我们的股市才能真正反映中国经济的面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未来应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强化证券监管,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

今年以来,稽查部门共调查内幕交易案件51起,占新增案件的近60%。对内幕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重拳出击”显示了监管层建设一个健康市场的坚强决心。强化监管的决心毫不动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寻找二者间的最佳平衡点并成熟驾驭,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登台亮相”。有人提出这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运行模式,并称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做空”机制也是导致市场下跌的原因。“这其实是一个误读。从目前的市场规模、参与人数、市场资金量等方面看,股指期货对股市走势的影响是微弱的。”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和监管的不断强化,股指期货有助于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只是我国证券市场致力于市场化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金融创新总体上仍然落后,还存在金融工具种类偏少、品种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监测和预判市场风险的外部因素,弥补监管真空,更好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

挑战,维护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是监管面临的新课题。”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专家指出。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王新华】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