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村工程在30个县市开花结果 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明显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见到望都县柳陀村村民王会永时,他正在把晾晒好的小麦装入自家的粮囤。今年,他种的11亩小麦收获了5600多公斤。

“去年冬,遇到这么严重的冻害,要是没有农业科技示范村工程,俺的小麦就算瞎了。今年开春后,专家经常来进行技术指导,俺不仅学会了‘一喷综防’技术、节水高产管理技术、使用一次性缓释肥技术,还懂得了良种良法必须配套,再好的品种如果仍用传统方法管理也显不出优势。”王会永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种田新经。

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斌介绍,自2008年开始,他们村和石家庄农林科学院、石家庄大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了农业科技示范村工程,对全村小麦生产实施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尽管今年小麦遭遇冻害,但由于我们实施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专家测算,我们村的小麦平均亩产在千斤左右。”

据了解,农业科技示范村工程就是把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民组织在一起,对加入工程的农户实行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和产品回收一条龙全程服务。

“这种形式很好,能把科研单位、科技企业与农民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去年种麦到目前,我已经到村里来过5次,每到关键时节,石家庄市农科院和大地种业就组织我们到村里讲课培训。”省小麦栽培专家李晋生告诉记者。

记者在灵寿县院同村采访时,村委会主任李银平介绍,自去年实施示范村工程以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节本增效。他和我们算了一笔账:传统种麦一般每亩用20公斤种子,浇3至4水,施50到100公斤碳氨、40公斤尿素。示范村工程实施后,今年的小麦,他们每亩用10公斤种子,只在种麦时用了一次缓释肥,小麦生长期只浇了2水,与传统种麦相比,全村小麦每亩可为农民节支100多元,增收50公斤左右。

据了解,目前,农业科技示范村工程已在全省6个市的30个县市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李莎】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