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学生30年后看恩师忆纯真

    

 

    河北新闻网承德电(燕赵都市报记者陈宝云)教师节前夕,于先生和6位中学时期同窗的老同学,从承德、张家口等地相约来到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前库村,看望他们初中时期的班主任——— 马金钟老师。今年50岁的于先生告诉记者,几位老同学原就读于承德市营子矿区寿王坟铜矿职工子弟学校,1973年到1975年,在母校学习期间,马老师一直教他们语文课,并担当班主任。

    78岁高龄的马老师如今已退休在老家颐养天年,听说学生们要来看自己,马老师早早地便站在村口迎接。“当我们相见后,马老师满心激动,声音亲切、哽咽着叫着我们的名字。”随后,在马老师家,大家一起回忆起当年在学校里的美好时光:当时,许多学校教学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但马老师始终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坚持正常上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的兴趣,马老师亲自动手创办“班刊”,将作文修改后刊登在上面,使同学们感受到写作和“发表”的乐趣……

    于先生说,“当时我们和马老师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感人至深的故事,但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师生情谊,一直保持到了现在。30多年过去了,不管时间长短,联系多少,这份情谊没有被冲淡,反而觉得越来越浓了。”

    社会需要平凡师生情

    对于师生情谊,于先生概况为:平凡、单纯、互信。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先生对于现今社会的师生情谊有了更深的解读,“里面掺杂进了一些不单纯的东西,利益逐渐成为师生情谊的主要纽带,没有了利益,似乎现在的师生情谊显得很脆弱。”

    与于先生他们怀揣着对老师的纯真敬意,千里为老师送去教师节祝福不同的是,如今在于先生身边,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些忙着给老师过节的学生和家长们想到更多的是请客送礼。记者在承德市一些超市采访时了解到,近日,前来办理超市卡的学生家长增多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别人都送了,咱也得送,不然怕老师平时对孩子关心不够,送礼心有不甘,不送又放心不下。”这份担心似乎已成本应“平凡、单纯、互信”的师生情谊不能承受之重,更成了整个教育体系的隐忧。

    承德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教师告诉记者,如今师生情谊变味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少数几所学校集中,要想进入一所好学校一般都要走后门,花费不菲,并且需要通过不单纯的方式对师生关系加以沟通、加深和维持。当然,这也与一些教师的师德缺失有关。”这位老教师感慨道,“现在和我常联系的大多是多年前的学生了。”面对这份感慨,平凡师生情谊更显得弥足珍贵,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的教育应当做集体思考。

【责任编辑:王新华】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