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胡谷村落实低保政策不力受处理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高志顺)农村低保本是国家针对农村因老、因病、因残、因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人群而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是国家送给那些生活困难者的救命钱。可是,在宁晋县换马店乡胡谷村,村干部却把这样的救命钱,变成了自己的“关系保”、“人情保”。村干部亲属占了低保名额

    一些群众反映,胡谷村村支书的母亲孙秀芝、岳母高荣英、叔叔杨秋贵及妻子的亲属杨二乱、妹妹的婆婆崔爱岭,村主任的岳母商玉凤、哥哥刘银刚,村委委员的母亲张朋月均享受低保。

    据调查,胡谷村有1400多口人,没什么副业,基本依靠种地或外出打工为生。根据政策,全村现有58人享受低保待遇。

    记者到村支书母亲家里采访时,看到老人正在床上躺着。几个村民正在为新房子铺设管道和地板砖。村支书介绍:“母亲孙秀芝,今年84岁,因常年有病,经常服药,五个儿子(其中一个去世),三个女儿。弟弟去世后,留下一个儿子与奶奶生活。”

    村支书的岳母高荣英,丈夫是优扶对象,已去世,有一个儿子,现在打工。老人说,原来两个儿子,死了一个。现在这儿子,把他自己养活好就不错了,哪还管得了我。

    而村主任的岳母商玉凤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记者看到,老人住的院子里长满了荒草,因为下雨,院里的灶台都塌了,没顾得修。贫困户未能享受低保

    村民们说,有儿有女的村干部亲属入了低保,而许多远比村干部亲属困难的家庭却享受不到低保待遇。

    村里的老太太范秀乱70岁了,没有儿子,女儿们均已出嫁,却没有享受低保。范秀乱的女儿刘丽军对记者说,我们姐妹4人,都成家立业了,我嫁到了本村,还能时常照顾一下母亲。前年,我们听说国家有政策,生活困难的人可以入低保,就去找村委会,问我母亲应不应该入低保。村干部说,“应该,但这次忘了,下次吧。”

    53岁的田现停,自幼患青光眼,啥活也干不了;妻子患小儿麻痹,干不了重活;女儿辍学,出去打工;儿子才8岁,刚上小学。一家四口人,至今挤在上世纪50年代的房子里。记者看到,因年久失修,房子到处是漏雨的痕迹。前两天下大雨,门口的墙垛子都塌了一大块。田现停无奈地说,谁不想住新房子啊,可是家里穷,实在没法子啊。

    记者采访时看到,在村委会对面搭着一个窝棚,女主人张胜彩正在卖菜。提起低保,张胜彩有一肚子怨气:“我们全家五口人,丈夫杨瑞敏开三轮车时被撞伤了脚,残了;去年轧面机又把左手给挤坏了,干啥活都不方便;儿子得了大脑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女儿胳膊手腕不灵活,只能卖卖菜;小孙子才两岁;我原来得过精神病,现在好多了。我们这样的家庭只能在街里卖个菜,还被要求拆掉。这日子咋过呀!前年我们找村干部要求入低保,村干部说没有名额。” 民政局出台措施

    村民们说,我们只知道低保名额这回事,但评议、筛选、公示却不知情。记者随后到县民政局采访,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调取了胡谷村低保名单。经核实,8个名单中,村支书妹妹的婆婆不是低保,另有两个人已经去世。“其中确实有村支书的母亲和岳母、村主任的岳母。”

    针对群众不知情的问题,县民政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在办理低保过程中,首先由个人提出申请,村“两委”根据低保标准,核实情况并研究确定拟参保对象,并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7天,群众无异议后带公示证明及公示照片报镇政府审核,然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工作人员拿出公示照片给记者看。照片上是已经成为低保户人们的集体照,照片上标明“低保户公示照”。

    记者的调查引起宁晋县民政局和换马店乡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调查组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经初步调查,群众反映的8名低保人员中,崔爱岭不是低保对象;刘银刚、张朋月二人已死亡,低保已核减;杨二乱(为独女户,女儿已出嫁,独自一人生活,常年有病)、杨秋贵(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二人符合低保条件;孙秀芹、高荣英、商玉凤三人有争议。鉴于上述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杨二乱、杨秋贵二人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有争议的孙秀芹、高荣英、商玉凤三人暂停低保待遇;对该村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申报后纳入低保管理;对全镇低保对象进行一次核查,确保低保政策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