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老人们的那些笑脸(组图)

    ■一生都为追梦人

    刘振华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孔祥熙的学生,在国民党中央银行三等分行任系长。1938年,平遥被日本人占领后,母亲带着三儿两女生活在沦陷区,父亲在国统区,一条封锁线,亲人们天各一方,音讯全无。

    经历了无数变故,1950年,刘振华全家在北京安顿下来。20岁那年,刘振华考入北京第五女子中学,3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管理系。虽金榜题名却与大学无缘,她还没来得及迈进大学校门,就又响应组织号召,留在女中任教,一干就是10年,随后她随爱人被组织派往成都工作、学习,因工作成绩突出,年年都被评为优秀。

    2009年,老伴辞世,刘振华决定落叶归根,返回北方。平遥的家已经败落,回不去了。在廊坊工作的妹妹将刘振华接了来,她选择了老年公寓安度晚年。

    ■让生命再播芬芳

    刘振华说,编写一本权威的《中国教育学》读本是她最大的愿望,而考上了大学却没能迈进校门,无疑是她今生最大的憾事。她希望儿孙们能为她完成心愿,孙女没有让她失望,孙女婿是北京某大学博士生导师,这让她感到很欣慰。

    虽然孝悌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但刘振华不能忍受整天呆坐在家里,每天等孩子们下班回来给她做饭吃。她很认同养老社会化是中国未来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欣然住进了廊坊市某老年公寓,有滋有味地过起了新生活。一日三餐准时准点,有专门的营养师搭配膳食,生活起居都有专人负责,每天在休息时间找棋友、球友一起下下棋、打打球,到了晚上就参加歌咏队的活动,老人们学唱《洪湖水浪打浪》、《难忘今宵》、《国际歌》等歌曲。每天晚上音乐室里,老人们像小学生一样像模像样学唱歌,唱得准的、走调的、忘记歌词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笑声一片。

    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我从来不敢认为因为年迈而要懈怠,长寿还要健康活着是我现在的目标,我能做的就是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好好生活,保重身体。”在老人看来,活在当下,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没有给孩子们带去负累,自己也活出了尊严和精彩。(燕赵都市报记者程建辉 通讯员贾树敏 文/图)

【责任编辑:孙婷】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