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冬储菜风光不再

    “老三样”销售还可以

    国庆一过,天气渐凉,许多家庭便开始储存一些耐储的菜了。

    日前,记者在几家早市发现,前去购买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冬储蔬菜的市民络绎不绝,市场一派繁荣的景象。

    “今年冬储菜上市时间比往年略早些,虽然购买的人很多,但每家每户购买的数量较以往都偏少。比如说大白菜,一般每户都只要一百斤左右。不像前些年,很多市民都是三四百斤地储白菜。”在海港区铁新里早市,一位卖白菜的商贩告诉记者。

    在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一大卡车的白菜、土豆销售得不错。凌晨还满满的一车菜,等到上午8点左右已经销售很多,而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了一周。摊主介绍,随着天气渐冷,销量还要好一些。

    “大白菜5角一斤,土豆1.2元一斤,卖得都非常好,但相比来说,大葱的销量更大。”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去年和今年初土豆价格飞涨,今年储存土豆的人要比去年明显多了。

    据了解,每年我市的“冬储菜”高峰期一般在10月20日左右,按照这个趋势,土豆、萝卜、大葱价格的下浮空间基本不大,而刚刚才上市的大白菜价格应该有下浮空间。

    冬储菜成为习惯

    从前,每逢立冬到来之际,为了确保冬季生活所需,家家都把秋菜冬储的工作当成一件大事。市民们一大早就来到销售点排起长队,从清晨到傍晚,各菜点都聚集着等候的人群。往往是一家买菜几家来帮忙。

    那年代,一堆堆储存的过冬菜,一排排盛着腌咸菜的缸坛瓦罐,成了冬天的特殊风景。老百姓有了这些“当家菜”,心里就踏实了,不用为冬三月吃不上蔬菜而犯愁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储菜观念也逐渐发生着转变。秋天储藏蔬菜不再是人们为了提防冬季吃不上蔬菜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而是成为北方人越冬的一种习惯。

    市民林阿姨告诉记者,她买冬储蔬菜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好多年。到了冬天,她还喜欢腌制一些咸菜和酸菜,所以她购买的冬储蔬菜数量比较大。林阿姨说,虽然现在市场上卖现成酸菜和咸菜的很多,可她还是觉得自己腌制的更卫生、放心、可口。

    陈大爷居住在一个老小区,下房还是小平房,这也为储备过冬蔬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他家的下房里堆满了刚买回来的白菜、土豆和萝卜。陈大爷说,虽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到了冬季市场上的蔬菜品种依然很齐全,但是像他们这样的老人还是习惯储存些蔬菜过冬。

    相比较储菜观念很强的中老年人来讲,年轻人的储菜观念就各不相同了。市民朱先生对储菜有着和其他年轻家庭不一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他以前也没有储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觉得储菜很有必要。平日他和妻子工作都比较忙,天冷了买些蔬菜储存起来,回家后就可以做饭,方便又快捷,储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秦小姐是“80后”,她认为储菜没有什么必要。到了冬季。市场上的蔬菜供应充足,想买什么菜都可以买到。虽然有些贵,但是因为家里人口少,购买量小,所以也不是很在意价格。况且,储菜还需要空间,自己住高层,没有下房,所以储菜不现实。而晾晒等工序,对年轻的上班族来说根本没有时间。

    反季蔬菜大有市场

    “实际上仔细想想,冬储菜不仅不省钱,而且可能造成大量浪费。有时买多了到来年还没有吃掉,烂掉许多,刨去损耗根本没省几个钱,倒不如现吃现买的新鲜蔬菜,水分充足,营养也没流失。”储了多年菜的张阿姨突然感悟。

    冬储菜失去冬季餐桌“当家菜”地位是近几年的事。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国家对蔬菜经营政策的放开,我国蔬菜生产迅速发展,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生产基地。韭菜、蒜苗、菜花、空心菜等蔬菜逐渐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从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到现在的吃什么有什么,在百姓的菜篮子里和餐桌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全国各地的新鲜蔬菜和无公害蔬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现在即使在冬季,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在市场上也应有尽有,虽然价格略高一些,但十分新鲜,比以往家里储藏的大白菜、土豆、萝卜好吃。再说,现在都住楼房,也没地方放那些冬储菜了。”市民李先生说,近两年,他就没再买冬储菜。

    “老百姓的消费已向追求营养、保健消费的观念转变,在蔬菜的选择上,不仅注重口味,更看重营养的均衡。每年冬天,批发市场的蔬菜都不下十几种,特别是反季节、名优特、无公害、无污染蔬菜大量增多。” 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黄束)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