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何以赢得大市场——平泉食用菌产业发展调查

    地处燕山深处的平泉县,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规模扩张、产业升级、文化注入“三级跳”,使小蘑菇“长”成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目前,该县年食用菌鲜品产量达18万吨,年产值18亿多元,成为华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中国食用菌之乡。

    规模扩张:小蘑菇“长”成大产业

    平泉将食用菌确立为农业立县支柱产业,不断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水电路配套、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森源公司、润隆公司、乾通公司、三棵树公司等食用菌企业迅速壮大。目前,全县已培育出食用菌龙头企业40家,总加工能力6万吨,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60余家,并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产销机制,注册了“森源”、“润隆”、“乾岁”等商标。

    为提高食用菌知名度,该县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大会,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引进新品种10多个,研发、推广新技术20多项,开发了8大系列50多个新品种。

    如今,全县已建成11个食用菌专业乡镇、100多个专业村,年发展食用菌2亿多盘(袋)。食用菌产品远销美、日、韩、荷兰、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其中,滑子菇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占全国产量的45%。

    产业升级:打造循环产业链

    平泉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发现以锯末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每年要消耗上亿公斤木料。为此,该县树立了生态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型科学发展食用菌计划。

    经反复考察论证,平泉县自2002年起把营造刺槐食用菌原料林作为生态建设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目前,全县刺槐林已达68万亩,可满足食用菌生产的需要。

    按照“以生态思维抓食用菌生产、以工业思维抓产业链延伸”的思路,不断加大食用菌废料利用的研究,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目前,投资1000万元的食用菌废料转化生产活性炭项目已全面投产,废菌袋回收生产包装箱、包装桶项目也已见成效,使食用菌产业效益又提高了15%。

    经过多年实践,现在平泉县形成了“林木—食用菌—废料—菌糠饲料—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 沼渣、沼液—还田作肥料”的闭合式循环经济链,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文化注入:提升菌产业内涵

    如今走进平泉,菌文化博览馆、菌史厅、菌品种展、菌食品店、菌食品餐厅让人目不暇接,浓郁的食用菌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平泉县县长董正国说,“平泉食用菌必须走出一条把食用菌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的新路子。”

    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该县规划了总投资15亿元的菌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包括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菌类美食一条街、菌类文化一条街、菌类生态园、菌类培训中心、菌类交易市场等10个子项目的产业园区已破土动工。(河北日报通讯员苗育才、王钟霖 记者李建成)

【责任编辑:丁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