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马背电工”李国军:11年艰辛为牧民送“光明”
河北新闻网
2011-05-03 10:4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赵耀光
【字号

本站搜索

    新华社石家庄5月3日电题:河北“马背电工”李国军:11年艰辛为牧民送“光明”

    新华社记者张涛、李俊义、岳文婷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卡伦后沟牧场,丘陵起伏、沟壑遍布。夏天,洪水一冲,路就断了;冬天,大雪封山,路就没了;春秋,大风刮起沙子,路就看不见了……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农村电工李国军不畏艰辛,一个人、一匹马,坚持11年为牧民送“光明”。记者日前走近这位“马背电工”,倾听他的“马背人生”。

    光荣的使命,热烈的红色

    围场县卡伦后沟牧场位于河北省的最北端,平均海拔1500米,这里直到2000年才通上了电。当地缺少懂电的人,李国军当过牧场的配电营业工,他毅然报名当起了农电工。

    在这里,现代交通工具根本派不上用场。牧民居住分散,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散居着298户牧民,每个牧点之间相距十几公里。因此,在牧民眼里,马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而对电,他们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和渴望。

    李国军的妻子王素霞对记者说,很多牧民靠养殖一年挣几万元,可国军却偏偏选择了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的农电工,干上了这个,家里事啥也顾不上,有时候走远了,赶不回来,就住在牧民家里。

    “这活能干的人不多,既然党和政府给咱带来了光明,咱就得让它一直亮下去!”李国军憨憨一笑说。

    在过去的11年里,李国军用过两匹马,都是鲜亮的枣红马。他说,坝上冬天冷啊,雪一下就一米多厚,气温经常在零下30多摄氏度。火一样的红色不仅会让他有温暖的感觉,而且在沟壑遍布、人烟稀少的环境下,发生危险时还易于辨认。

    他每月的工作大概有三项:一是抄电表和收电费,他得先在整个牧场转一圈抄电表,然后报到几十公里外的老窝铺供电所。拿到收费单后再挨家挨户收电费,然后再送到供电所。这个过程需要十几天时间,行程100多公里;二是巡视线路,他需要巡视500根电线杆、65个表箱和3台专用变压器。这个过程需要七八天时间,行程100多公里;三是为牧民排除电路故障,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电路常出问题,有时一天就报修四五次……粗略算来,他一个月行程300多公里,在家时间不超过五天。

    这个算法的前提是一切顺利,如果夏天大水淹了路,他就得等洪水退去,有时一等就是大半夜;如果冬天雪大认错了路,他就得绕远,有时第二天早晨也回不了家;如果春秋风沙太大,他就得找地猫起来,有时一猫就是大半天……他每次回到家,身体都像散了架,经常不吃不喝,倒头便睡。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