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温泉屯:桑干河畔党的土改工作典范(图)
河北新闻网
2011-07-04 05:47
责任编辑:李瑾
【字号

本站搜索

    丁玲与我父亲商量村里土改

    ■丁玲和我父亲一起土改

    记者:您对土改的记忆是怎样的?

    曹树林:我今年62岁了,对于土改都是从父辈那里听来的。我父亲曹永明就是丁玲小说中的那个叫张裕民的原型,以前来采访都是采访父亲,老人活了85岁,2003年去世了。现在,都来采访我了。听我父亲说,当时他是村里的负责人,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吧。土改刚开始的时候,丁玲到我们村指导土改工作,她找到我父亲开始商量。当时的农民特别老实,也可以说是胆小怕事,很多人就算再受欺负也不敢站出来,开始发动工作确实很难,慢慢地,一些积极分子参与进来,才打开了一些局面。

    ■游击队为土改撑腰

    记者:温泉屯的土改后来是如何顺利进行的?

    曹树林:一开始说要分地主家的土地,可是很多穷人,主要是长工、短工、贫下中农,根本不敢分,斗地主的时候也不敢参与。后来工作组联系上了南面大山里的游击队,游击队到村里做宣传,为土改保驾护航。百姓一看有游击队撑腰,就开始斗地主、分田地了。一般是游击队白天来村里开展工作,斗地主,晚上就撤回山里,敌人想抓住游击队,但是又不敢轻易进山,这样保证了土改的顺利进行。

    ■土改后感觉成了富人

    记者:你们家土改前后变化如何?

    曹树林:那变化简直就是翻天覆地。土改前我们家无房无地,只能给地主家扛长工。即使我们干活实诚,可得到报酬根本不够吃饭,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听父亲说过,叔父家里当时都饿死过人。后来进行了土改,我们家分的是地主“韩老五”的东西,共分了三亩葡萄地,三亩河滩地,三间正房,三间南房,还分了一匹大马,当时家里感觉一下子成了富人。

    土改之前,根本吃不饱饭,更别说吃葡萄等水果。土改后,自己家里有了葡萄地,吃的是自己的,当时每个村民都乐得合不拢嘴,很多家里全部悬挂毛主席像。葡萄收得多,就赶上马车,拉到沙城火车站,从沙城再运到天津码头卖钱。脑子活泛的人,有的就干起了经销葡萄的生意。这些在土改之前根本想都不敢想。

    ■党领导咱们过上幸福生活

    记者:土改过去65年了,你们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怎样?

    曹树林:现在挺好,赶上了好时代,共产党领着咱们过上幸福生活。(一边说,曹树林一边拿出香烟,悠然自得地点上)现在我们家6口人,我们老两口,还有儿子儿媳妇,还有两个孙子。全家13亩地,有葡萄地,有河滩地,种起地来也比以前方便多了。到了农闲就打打工,一家一年收入五万元左右吧。日子过得应该说是有滋有味的,呵呵!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