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红色记忆:子弟兵永远的好母亲戎冠秀(组图)

    探访旧居和戎冠秀小学

    戎冠秀的儿孙至今还住在她当年生活过的房子里,因为要保存珍贵的遗物,东面两个屋子已经上了锁,她的二儿子和二儿媳就住在最靠里的屋子里了。走进小院,一座前年刚落成的玻璃钢塑像矗立在眼前,戎冠秀老人的笑容给人很强大的温暖和力量。最东面的小屋是当年戎冠秀的住所,走进小屋迎面墙上就是毛主席像和几幅挂满戎冠秀生活照的镜龛,发乌的煤油灯、老式电话、搪瓷缸子、老式座钟、黑白电视机、茶壶茶碗、旧的掉漆的桌椅……当看到那爿黑黢黢的土炕和炕上简陋的纺车与打着许多补丁的被褥衣物时,记者不禁湿润了眼眶。李永平回忆说:“奶奶曾13次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她作为华北区人民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年县里要派汽车送奶奶去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奶奶为了给国家省汽油愣是骑着小毛驴倒公共汽车去了北京。还有一年奶奶去北京开会领了一匹布回来,我们都想着能把身上的破衣服换成新的,但奶奶一尺布都没给我们用,全都给了困难户。李永平打开奶奶的一件她生前最中意的黑棉袄,其母亲(即戎冠秀的二儿媳妇)说:“这还是我刚过门时给娘做的棉袄呢,不知打了多少补丁。她去北京参加会议都穿着。”中间的屋子是展览室,戎冠秀当年救护伤员捣草药用的杵和臼、药罐、做军鞋用的锥子、麻绳以及满墙的老照片,把记者拉回那个年代。

    戎冠秀精神在中国大地上传承着,更在上观音堂乡下盘松村每个人的血液里流淌着。该村村支部书记韩志贵告诉记者,“村里的人很多在外打工,人人都以自己是戎冠秀家乡的人而感到自豪。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传统。”以戎冠秀名字命名的小学也以实际行动将戎冠秀精神发扬光大,现在还是南开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长戎晓云说,“我们每年都组织孩子们去戎奶奶故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定时去村里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给他们带去欢乐,涌现出一批批的先进班级。”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李瑾】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