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义卖奥运火炬 再擎助学大旗(组图)

    许多关注希望工程的人都记得当年张胜利辍学时,写给到过他的小山村——桃木疙瘩的“大官”、县政协副主席车志忠的那封信:“车伯伯,您家里今年打的粮食够吃吗?我家里穷,我爹不让我念书,可我还想念书,长大做一个像你一样为国争光的人。”因为这封信,彻夜未眠的车志忠上书团中央。随后,20世纪中国最大的慈善行动——希望工程拉开序幕,1989年10月,张胜利得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成为“全国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

    1996年,张胜利作为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全国125万学生代表,参加了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传递。那一次火炬传递后,张胜利和其他几位中国火炬手一起,将火炬捐给了中国希望工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胜利再一次幸运地成为火炬手,奥运圣火传递后,“祥云”火炬归火炬手自己珍藏。将火炬带回涞源,许多朋友都羡慕地来观看。随后,张胜利将火炬珍藏起来。之后3年中,张胜利遇到过多名来求助的看不起病的孩子、上不起学的孩子,他曾几次打火炬的主意,想把它卖掉,救助孩子们。他知道,这根火炬是幸运地落在自己手里的,它更应该属于希望工程、属于社会。

    笼罩名人光环,也曾走过弯路

    当年希望工程救助的第一批孩子们,现在多已人近中年。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因为社会的救助和关注,有了很不错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在张胜利走过的22年里,有太多的鲜花,也有许多坎坷。

    1997年,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张胜利回到家乡,任教于桃木疙瘩小学,但很长时间里,是一名代课教师,后在希望将军赵渭忠等领导的关注下,2004年转为正式教师。

    这样的结果应当说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如果没有希望工程,张胜利基本上就是桃木疙瘩的一个羊倌或者是一个山区的打工仔。可以说,张胜利的每一步,都处于媒体的关注中,更多的时候他生活在“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的光环里。他利用这个“光环”也在积极地做希望工程的事情,为几百位贫困孩子结了对子,拉来三所希望小学。结对子的好心人,有的是他直接联系,还有许多是通过一直帮助他的恩师车志忠联系而成。

    这些年有收获,也有许多遗憾。比如桃木疙瘩村生源缺失,搬到了山下寺院沟村以后,北京一家企业捐助20多万元新建的北京升旗希望小学,在使用了几年后,就因学校布局调整而基本废弃。更大的生活变故是他的婚姻,结婚,离婚,再婚,又离婚,今年初又和第一任妻子复婚。

    张胜利的工作也不顺利,他的德育副校长是学校自己任命,还不是教育局里在册的副校长,张胜利后来想明白了,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真正起到“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的榜样作用,让大家失望了。

    再塑人生起点,还债助学

    张胜利也开始检讨自己,决心重新开始生活。因为很小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改嫁,没有正常的家教,很小又因为得到社会太多的宠爱,缺少了许多人生的课程。

    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张胜利对记者说,“我还想做希望工程的事,这是我一生的使命,与它一辈子也分不开。”

    张胜利还有个弟弟,一直生活在桃木疙瘩的大山上,放羊为生。几年前,因为肾结核割去了一个肾脏,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许多都是张胜利帮着借的,他一直想替弟弟还了。

    张胜利在网上查询资料,北京奥运火炬,现在已经是收藏界很热的宝贝,如韩燕、赵宇英、刘德华等火炬手在“奥运火炬义拍”中分别以50万、75万、和195万元拍出。他的想法是,卖了火炬,还了自己和弟弟的债务,剩下的钱都捐给东团堡中心小学,学校里有三排旧平房,都三十多年了,许多成了危房,不久前县里出资修了14间,还剩下28间没有修。因为房子不够用,孩子们的宿舍很挤,4个人睡两张单人床。

    “山区老师和孩子们的生活都很苦,我还想把这笔钱作一个基金,给老师和孩子一些生活补贴,也拿出一些来给求助看病的、缺学费的特困孩子。我知道,我是希望工程的一面旗帜,不能倒,我得把它高擎下去。这个火炬是社会的,用它来回报社会是理所当然。”张胜利对记者说。(燕赵都市报记者祁胜勇 文/图)

【责任编辑:孙婷】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