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访民情】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心事
河北新闻网
2011-11-25 09: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婷
【字号

本站搜索

    乡镇卫生院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枢纽,它的发展和运作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三级网络功能的落实,特别是贫困山区的乡镇卫生院,还存在哪些具体困难?有什么期盼和要求?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来到地处山区的灵寿县西岔头镇卫生院采访。

    沿着一条坑洼不平的泥土路往街里走,下了一道坡,再拐过一个弯,就到了西岔头镇卫生院。卫生院有两栋面对面而建的二层小楼,小楼西头一条狭窄的简易楼梯把两座小楼连接起来。让记者好奇的是,在两栋小楼之间横盖着一个像菜市场大棚一样的顶棚,小院像盖上了一个透明的大罩子。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大棚照在小院里。诊室门前有七八个孩子由妈妈抱着输液,不时有骑自行车来看病的农民。卫生院的院长董青海,是卫生院唯一的主治医师,当记者说明来意,朴实又健谈的他便和记者聊了起来。“头顶上的大棚子,不是为了防风遮阳的,而是为了把雨水排到院外。”董院长见记者对大棚好奇,便指着大棚介绍起来,随着周边新建的民居地基越打越高,本来地处坡地的卫生院如今成了地势低洼的“盆地”。“要是能搬到一个地势高点、交通便利些的地方就好了,这算是我们的心愿吧!”说这话时,董院长充满期待,随后又赶紧补充上一句:“还有就是希望面积再大一些!”接下来董院长道出了缘由。

    该镇卫生院是1997年建成的,当时规模还行,这两年就显得用房紧张了。现在做心电图、B超和脑电图共用一个诊断床,验血、验尿共用一个化验室,牵引床只能搁在放射科堆放杂物用,病房也只有三个。西岔头镇下辖18个村,总人口18000多人,虽然已有13个村建起了村卫生室,很多村民还是愿意到镇卫生院来看病。“病人多了是好事,可卫生院的地方太小了。”董院长指着诊室门口两个大箱子说,这是今年市里给的中药煎药机、打包机和医用高压消毒锅,因为没地方放,只好暂时放这儿了。“国家这两年对乡镇卫生院建设非常重视,今年省市财政出资为每个乡卫生院补助60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过些日子,新的500毫安的X光机、彩超、医用垃圾焚烧炉、远红外线乳透仪等设备就要到了。这些都是卫生院需要的,可器械来了没地方放,也没办法发挥作用啊!”董院长说着说着就有些犯愁。

    还让董院长犯愁的是人才缺乏。目前卫生院有15名医技人员,大多是30岁以下家住附近的年轻医生,他们多数是中专毕业,也有几个本科生,因为去上级医院学习进修的名额有限,他们很少有出外进修培训的机会。

    帮扶,这是董院长寻思出来的两全之策。他想让市里医院的专家来卫生院开设门诊,这样年轻的医生可以观摩学习、村里人也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你们记者帮着呼吁呼吁,让大医院的医生定期或不定期地下来,给卫生院里的年轻人指导指导。”看得出,董院长的心情很迫切。(河北日报记者冉亚雄 见习记者李冬云)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