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石家庄小伙儿马拉松式捐髓 这一天他等了12年

 

 

他想到街头宣传“捐髓”,打消人们顾虑

入骨髓库

偶然的机会加入“捐髓”行列

“2000年,我大学毕业,就在那年我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安亚说,当时他和同学逛街,偶然间发现了石家庄街边的血站,一向爱帮助人的他便拉着同学进屋献了血。献完血休息时,血屋的大夫劝他们加入中华骨髓库,说能帮助白血病患者。

“我当时对‘捐髓’有一些了解,不至于像很多人一样,以为‘捐髓’就是用针头抽骨髓。另外,表哥的去世让我特别同情那些白血病患者。当时好像有个电视剧讲的也是白血病女孩,对我触动挺大的。”安亚回忆说,当时陪他献血的几个同学都说,“捐髓”听起来恐怖,但能加入也算是一件勇敢者做的事情,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书及相关表格。

加入中华骨髓库后,安亚并没太放在心上,觉得骨髓配型成功概率是万分之一,怎么也轮不到自己身上。

初得消息

10年后接通知 第一反应是“没问题”

果然,安亚加入中华骨髓库10年,“捐髓”这件事都离他很遥远。直到2010年12月,他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与石家庄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病患者相匹配。

“初次听到真的不敢相信,10年了,我几乎忘记自己是‘捐髓志愿者’了。不过当时一接到电话,我的答复就是‘没问题’。”安亚说,自己当初加入“捐髓”行列,在心里就早有准备,一点儿不觉得恐惧,反而很荣耀,倒是安亚的妈妈仇女士,得知消息后担心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都说没危险,谁敢保证,当时我第一反应是不应该去。”已退休在家的仇女士说,她身体不好,一直和安亚两个人相依为命,“没有儿子,自己活着也没意义。”

经骨髓库工作人员解释,仇女士得知,“捐髓”过程是极为安全的。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造成伤害的报道。仇女士放下心来,让安亚安心准备“捐髓”。

【责任编辑:殷大伟】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