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

郭大建

    当前,以“强班子、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的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正在全省深入开展。邯郸作为拥有近千万的人口的大市和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二的农业大市,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助推“三农”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省委书记张庆黎提出的武装脑子、配强班子、选准路子、打牢底子、建好村子的要求,带着感情做工作,扎扎实实把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好。

    选好群众拥护的人,使加强基层建设年成为固本强基年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要坚持把建强基层班子作为根本任务,努力为基层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一是配好班子。从实际出发,邯郸市委提出了“听党话、跟党走,有本事、能带富,肯干事、干成事,自身正、威信高”的标准,明确了对基层干部政治品格、服务意识、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各县、区(市)成立了由纪检、组织、人大、公安等部门参与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对“两委”候选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县、乡、村三级书记逐级审核签字,最大限度地保证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质量。二是育好队伍。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基层干部进驻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现场式”培训,对农村、社区和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促使基层干部“健脑强体”。三是建好机制。在村级组织和农村干部中推行以经费财政化、待遇工资化、身份职业化为内容的“三化”管理机制,加大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解决集体经济薄弱且短期内难以改变、工作经费不足又自身难以筹集的问题;探索实行补贴制转为工资制,解决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留不住优秀人才的问题;以职业化的标准和要求规范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责、工作行为,推行坐班专职制度,解决农村干部职业观念不强、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从根本上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同时,对稳定问题较多、发展较慢的村,从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一期三年、专职在村,期满考核,完成任务的提拔重用,以提升农村干部能力素质和班子战斗力。

    拓展群众致富的路,使加强基层建设年成为工作落实年

    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是增收致富。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既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群众增收、基层稳定、全市发展的重要机遇。如何把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聚焦到推动发展、富民强村上来,市委坚持统筹谋划、科学指导,安排市综合部门、经济部门、技术部门、金融部门集中到边远村、经济相对薄弱村,组织实施了基层班子整建、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信访稳定、幸福乡村建设“五个攻坚战”,形成了抓落实、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助推农业增产增效。用足用好市财政农业生产专项资金,结合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开展百名专家驻村、千名干部包方、培训百万示范户的“百千万”活动。驻村干部、下乡农技人员和基层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推广实用技术,创建高产示范方,致力推进“吨粮市”建设。二是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把发展壮大农村特色产业作为驻村帮扶的重点任务,结合县情、村情,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重点培育壮大蛋鸡、瘦肉型猪、肉羊、肉鸡肉鸭、水产等5大优势产业,发展中药材、花卉、林果、温室育苗等富民产业,壮大蔬菜、小米、核桃、甜玉米、辣椒、花生、鸭梨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群众创办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构建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集散市场、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五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三是助推困难群众致富。全面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行驻村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确保将国家扶贫政策落实到村、见效到户,真正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办实群众想办的事,使加强基层建设年成为民生改善年

    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成效如何,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上,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气象。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