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人性 留住真情——谈电影《唐山大地震》

守望人性 留住真情

——谈电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第一部全面描述和记录20世纪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的影片,它深刻地反映了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大力歌颂了新唐山人民伟大的抗震精神和感恩、博爱的人文情怀。作品中通过一个家庭在大地震中的变故对人性美和善进行了深刻洞察,使这部作品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可以说《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真实地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真实境况,也深刻地表现了唐山抗震精神。在表现手法上,《唐山大地震》呈现出了这样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特征。

1、平民的视角,底层的叙事。《唐山大地震》不是从历史的高度和哲学的深度上来表现唐山大地震这个20世纪的惨绝人寰的浩劫,而是通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悲欢离合的底层叙事来表现大地震地震之后的“余震”,给人精神和肉体所带来的巨大创伤。这一独特叙事角度和叙事重心的选择是独具匠心的,因为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历史的大劫难,更是广大普通人的大创伤,通过平民的视角来还原和表现生活是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和赞许的。虽然《唐山大地震》看上去像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是一部描写中国人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情感剧,讲述了一个家庭惨遭变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故事。可以说,灾难元素是《唐山大地震》的基础,而伦理元素则是影片的灵魂。可贵的是,影片没有陷入“苦难叙事”的窠臼,而是让人感到了一种亲情最终可以超越怨恨、化解怨恨的力量。方登、方达两姐弟作为志愿者在汶川相遇,方登听到了弟弟无意间的陈述,并现场见证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救援,雨中声嘶力竭几近崩溃的母亲,彻底解开了的心结,让她对生命、对亲情、对地震都有了重新认识。汶川地震在《唐山大地震》中并非仅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勉强出现,而是方登改变想法最终返回唐山认回生母的合理契机,有力地推动了影片的情节发展,有效完成和实现了影片所要实现的伦理救赎的目的。

2、平凡的人物,伟大的心灵。剧中母亲的形象是普通中国母亲的形象,也是一个传统妇女的代表,但她是伟大的、崇高的,充满气节和英雄气概的,这不由地让人想到了高尔基《母亲》中母亲的形象。可以说这部电影是这个母亲在大地震后三十二的心灵史、伤痛录。她在大地震中夫死女丧儿残,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同时更无悲痛的是她还背负着谋害亲女的沉重心理负担,饱受良心的谴责和他人的指责,三十二年不得安生。但她忍辱负重、拒绝家庭重组,拒斥物质享受,独立抚养伤残的儿子,守护老屋、守望亲人,寂寞生存,唯一陪伴她的是死去丈夫和女儿的照片,这极像传统妇女服丧守孝的贞节烈妇,在现代的生活境遇中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便赢得很多观众的心理同情和情感认同,起到强烈情感渲染的效应。这个充满悲剧色彩和凄美绝伦的家庭故事真实地表现出了唐山人的情怀和品格。作品写得虽然伤感和悲伤,却表现出了人间的大爱大善。它不仅以外在的感性形态使人产生惊奇、赞叹,尤其以其内在强大的伦理道德力量使人赞叹和敬畏。

3、传统的模式、现代的技法。《唐山大地震》沿用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模式,即“家族变故+伦理救赎+大团圆结局”这样的情节线索。这是中国传统的创作意识和中国人所固有的欣赏习惯,《唐山大地震》无疑是契合了这一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国人深层的文化心理,只不过是用现代的技法进一步的渲染和造势,使其更加逼真、带来视角的强烈冲击和心灵的巨大震撼。《唐山大地震》在表现方法上也有很多的突破和创新。如影片中的场景是十分逼真的,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品中大部分情节用的多是大地震亲历者的真实的材料或真实遭遇,并用纷繁多样的方法解析在大地震中的人性的延展和变异,探寻在这个非常态的生存状态中人性的普泛意义,追忆这场人类大悲剧的现实意义。作品对大地震的宏观描述,对个体遭遇的详细体察,对人性的深度透析,也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因而现出了一种悲美的色彩、理性的深邃、感情的激越、叙事的扩张,正因为如此,它不仅给人心灵的净化和陶冶,也给人以史学的真实和启示、哲学的参悟和理解。

【责任编辑:殷大伟】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