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让我看见世界 张家口“复明12号”的光明之旅

    那是在万全县,一位老大娘来做手术,从怀里窸窸窣窣摸出一个小布卷儿,一层一层往开展,嘴里不住念叨着:“都是孩子们凑的,都是孩子们凑的,一年的收成!”布卷儿打开,老人黑瘦的手里捏着的都是五元、十元的零钱……

    医者仁心,“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每年都要在张家口的20个县区走一遍。越是了解越是心酸,越是熟悉越是牵挂。疾病,让这里的白内障患者失去了光明;贫困,又让他们不得不在黑暗中挣扎。

    “有技术就应该为贫困地区作贡献。”刘哲峰一句话道出了医疗队所有人的心声。

    于是,整整7年,从省城到山区,“复明12号”医疗队默默付出的脚步从未停止。

    谁也不能倒下——为了那一双双渴望光明的眼睛

    每年的6月到8月,3个月里,医疗队总要走遍张家口的20个县区。每一个地方,他们最多停留3天。每天,他们要做30多例手术。医疗队只有12个人,每人都各管一摊儿,没有替补。人少任务重,除了工作,就是在赶赴下一站的路上,再加上水土不服,难免有人生病。“病了也要坚持,一个人休息,就要耽误整个团队。”领队牛士河神情庄重地说,“不是心肠硬,是耽误不起!一年才来一次,对于我们不算什么,对于患者那是365天的黑暗。”

    有一年在张北,手术快要结束时,护士李欣的慢性阑尾炎发作了。手术车上是无菌操作,所有医护人员都经过严格消毒,消毒后不能碰任何和手术无关的东西。不能坐,不能靠,甚至不能喝一口水。李欣脸色惨白,咬牙坚持着。手术结束,还要在天黑前赶赴尚义。再也支持不住了,李欣去尚义的路上一直在输液。当地医生看着心疼,说:“姑娘,看你疼成这样,我给你把阑尾切除了吧。”李欣摇摇头:“那么多人等着,我没时间。”连续几天,李欣都是晚上输液白天工作。“我们真是不敢生病。”刘哲峰已经64岁,他说:“一个贫困家庭,一个人复明会减轻很多负担,也许全家的生活都会彻底改变。看着那么多渴望的眼神,我们恨不能为自己多上几圈发条。”

    不提要求——患者满意是最大的幸福

    “复明12号”原来只有两位手术医生,刘哲峰和女儿刘晨瑶。今年多了一名医生,是刘晨瑶的丈夫。同时,医疗队还多了一老一小两个“外挂”:一位老太太,是刘晨瑶的母亲;一个两岁的小孩儿,是刘晨瑶的孩子。“我妈自己看不了孩子,只好都带来了。”刘晨瑶34岁,说话时总带着微笑,声音轻柔婉转。2006年,随父亲第一次来张家口时她还没结婚。七年间,无论结婚、生子她从未耽误过工作。“和领导提要求了吗?”笔者打趣地问。“看到那些患者复明后激动的样子,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刘晨瑶淡淡微笑:“他们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幸福,你说还需要提要求吗?”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孙婷】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