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临西离休干部张士英:82岁宝刀未老 扎根农村发挥余热

2013-10-14 09:19: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在张士英努力下建成的35千伏变电站

    招商引资、建变电站、找专家,张士英是老百姓的“神帮手”

    东留善固村有4000亩不在耕地指标的沙荒地,张士英心想,不能让这些宝贵的土地空闲着。“招商!”张士英立即与吕廷祥四处招商引资。

    因为只有过年这几天老板才在家里,2004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他和村干部开了两天一夜的车赶到温州,马不停蹄地开了一个又一个洽谈会。最后,温州老板陈永明被他们的诚意打动,决定在东留善固投资200万元建了个纺织厂,至今仍在运行。签合同时,张士英激动地握着陈永明的手说:“小陈,我跟这个村打交道十几年,这里的人值得交朋友,你来投资,他们会保护你的。”

    2006年,张士英听说一位老友正在滹沱河畔沙地上种植芦笋,张士英马上把他请到村里:“我们这的土地能种不?”当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立即请专家来讲授技术,千方百计引进美国优质品种,现在全村种植芦笋500多亩,亩均收入是传统棉花种植的四五倍。

    东留善固村的村民种了上千亩梨树,但因为树龄老化、品种欠佳,产量低价钱也提不上去,张士英凭借自己多年跟农业打交道的经验,提议采取高头换优技术加以改造。2009年,他向省林业局求援,从韩国引进新品种玉露香梨,嫁接在原有的梨树上,明年便可进入市场销售。“张书记来了之后,改变了我们种植传统农作物的观念,一直帮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村民吕俊晓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年光种芦笋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

    经济发展了,用电成了问题,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再发展和外来投资。张士英找省领导、找有关部门,争取指标,筹措款项,协调用地矛盾。一年多的时间里,一个70多岁的老人去找过多少人,说不清楚,能说清楚的,是他“豁出这张老脸也要把事情办好。”在省领导的督促下,终于获得了35千伏变电站指标,建成了变电站。

【责任编辑:高薇】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