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遭遇尴尬 年轻人十有八九看不懂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6-05 09:19:57 责任编辑:孔德琳

    雕塑旁边三位接孩子放学的妈妈正在聊天。“不知道。”面对记者的提问,两位妈妈一个摇头,一个摆手。“这个是戎冠秀吧,是个拥军模范,我听附近老人们说的。”其中一位妈妈表示。至于戎冠秀具体属于哪个年代,都做了哪些事她就不知道了。

    “这是戎冠秀,咱们平山人,抗战的时候救助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解放战争的时候她带头送子参军。”78岁的任大爷家住在附近,他指了指身后正在一起乘凉的几位老人说,“我们这些老石家庄人都知道。”提起戎冠秀,这些老人有些动情,“她的事迹特别感人,不过年轻人知道的就不多了。”

    当天18时许,在位于石家庄市裕华路与红旗大街交口的《聂荣臻与美穗子》雕塑前,记者拦住了一位正快步走向公交车站的女孩,询问后得到的答复是:“没关注过,真不知道这雕像是谁。”这位李姓女孩就读于附近的一所大学,经常从这路过,可几乎都是行色匆匆,从来没抬眼看过。

    “这个是聂帅嘛,旁边是他收养的日本小孩。”一位姓张的老先生说他是退伍军人,对这段历史了解,“抗战时期,八路军从战火中救助日本遗孤,收养抚育,多有人道主义精神啊。”

    5月23日,记者又来到了《太极》《时空跨越》《春花》等雕塑前,随机采访发现,能说出这些雕塑寓意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年轻人十有八九对这些雕塑不关注,也不了解雕塑的内涵。

     雕塑没有关于人物或背景的介绍

    在槐安路与谈固南大街交叉口的《春花》雕塑前,就职于石家庄某高校的李老师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十多岁了,就喜欢数码产品,玩手机、上网,对传统文化根本不感兴趣:“小时候给他本《三国演义》还能哄着看看,现在他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发生在河北都不知道了。”

    “你等会儿我看看。”记者采访一位从南方到石家庄来出差的王先生,他围着《聂荣臻与美穗子》的雕像转了两圈后,无奈地摊摊手,“连个简介都没有,谁知道这是谁呀。”在王先生的提醒下,记者注意到,在这座高3.5米的铸铜雕塑身上和底座四周,仅刻着作者的名字,并没有关于雕像人物的任何介绍。

    雕塑《戎冠秀与子弟兵》也没有关于戎冠秀的生平事迹介绍。任大爷说:“雕像立了三年了,我没见过这个雕像的介绍。”经他这么一说,大家开始下意识地围着雕像寻找,“你说没个介绍,让人怎么了解这雕像要说什么呀。”“挺好的雕像,就差这么一点。”大家正在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的时候,旁边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说:“最开始好像有一块刻着字的小黑牌子在雕像上钉着,但是没多长时间就没了,以后再也没见过。”

    河北省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建生直言,雕塑没有文字介绍虽只是个小细节,却反映了大问题,“我们只是把雕像一立了之,看上去好看就可以了,至于它是否达到了宣传和传承燕赵历史文化的目的,就没什么人关心了。”

    王建生引用梁思成先生的“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肯定了雕塑在艺术表现上的重要性和对人的教育引导作用。“新的时期,我们创建山水城市、园林城市,雕塑作为景观的功能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雕塑在传承历史文化上的作用。城市雕塑从根本上来说是要给老百姓看的,我们更多的人都不是艺术家,也很少主动研究历史,如果没有介绍,可能很多人就看不懂。”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