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别因认证潜规则否定第三方组织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6-17 09:12:34 责任编辑:李莎

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方式。然而,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据《新京报》6月16日报道)

认证竟然成“认钱”,这一新闻刺激人神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如此重要的认证,竟然也会弄虚作假。倘若人们据此选择,岂不是要深受其害?二是政府简政放权的一个方向就是让市场干市场的事,这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培育第三方组织,以确保市场的健康运行。可在这则新闻里,出事的“认证机构”恰恰就是第三方组织。从不少相关评论看,许多论者因此对认证机构乃至所有第三方组织的必要性、公信力都产生了怀疑。

上述一些认证机构的所作所为,证据确凿,让人愤怒。但从新闻中也可以看到,出这种事的机构只是一部分。所以,我们在批判、谴责的同时,决不能以偏概全,认为所有认证都有问题;更不能因为认证机构出了问题,就否定所有第三方组织,甚至希望以所谓“纠编”的名义,向第三方组织收权,再回到政府包办一切的老路上去。

认证机构虽是第三方组织,行使的却是部分政府乃至社会让渡的权力。而只要有“权力”,就可能存在寻租的冲动和空间。一旦失去有效的监管和制约,第三方组织同样有可能滥权、腐败。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企业周边水质根本不适合生产有机作物,有些农场甚至只准备两个过滤桶,就算是水处理过了。只要“接待好”,认证机构就会“让你过”。有关机构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认证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只靠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认证”自己。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政府放权不是放任不管,如何加强对认证机构以及更多第三方组织的监督,是深化改革对政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部分认证变“认钱”,再次证明“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解决这一问题,更应反思该由谁给认证机构实施“认证”,该由谁对第三方组织进行监管。那种因部分认证出了问题,就否定认证机构甚至第三方组织存在意义的思想,如不及时加以纠正,我们就有可能犯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的错误。□乔杉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