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赶考行”有奖征文:“追梦”的脚步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04 10:06:17 责任编辑:李莎

    河北保定有一所较为知名的高校——保定学院。14年来,保定学院里总共97名毕业生先后到新疆、西藏和贵州等地进行支教,他们克服了路途遥远、环境恶劣、条件简陋等诸多困难,心怀憧憬,满腔热忱,与当地的孩子们,相约昆仑山,共饮雅鲁藏布江水,他们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执著的教师精神,一起带到了祖国的最西部,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那些支教的老师们,都揣着自己动人的故事。比如辛忠起老师,母亲住在保定老家,已瘫痪多年。母亲重病,孩子却不能在床前尽孝,这些家事自然成了辛忠起心中最大的遗憾。每当想家时,辛忠起就会在电脑上反复翻看老人的照片,以解思念之情。比如朱英豪老师,他对第一次遭遇沙尘暴的景象,记忆犹新:明明是白天,外面却已经昏天黑地;打开灯,灯泡也只是红彤彤的影儿;赶紧钻进被窝,用被子把头蒙上,心仍旧狂跳个不停。比如荀轶娜老师。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且末县城,气候干燥。荀轶娜任教不到三个月,嗓子就坏了,病因是“天气干燥、用嗓过度”。

    恶劣的环境、身体的不适、远离家乡亲人,这些都没能阻挡住他们前行的脚步。现在,这些支教老师已经成为当地教育系统的骨干,也被当地人当作了亲人。

    支教的周正国老师说:常想,自己就是来自河北的一颗蒲公英种子,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春风,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扎根到了且末,扎根到了边疆。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也成为一颗颗新的蒲公英种子,让他们能乘风飞向四方。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有的是默默的坚守,默默的耕耘,有的是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不挑环境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奉献绿色。正是这样的坚守和奉献,他们收获了孩子们的笑脸和优异成绩,收获了当地人炽热的亲情。

    保定学院大学生的支教故事,让很多年轻人感动着,而他们只是保定学院培养出来的众多莘莘学子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群体中还有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干部”,有守护农民健康的大学生村医,有战斗在一线的大学生科研人员,也有白手起家的大学生CEO……青年大学生们很难清晰记得这些校友的确切姓名,却能清晰地感到他们追梦的脚步。

    毋庸置疑,绚烂的中国梦就像一枚火炬,薪火相传,最终传到了现在大学生的手里。青年大学生极富朝气,“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大学生又是有梦想的群体,等待着在人生的舞台上大展宏图,有所作为。

    大学生,从知识殿堂中走出,无疑,已经领略过人类文明的巅峰之美,是时候仰视先贤,激发大志了。他们有充足的知识,有开阔的视野,更有祖国的大舞台。不追求梦想,怎对得起少年的美称;不努力奋斗,怎担得起复兴中华的重任。正所谓:“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孕育着五彩斑斓的中国梦,每一种美妙的梦想,都呼唤着人们,不要再犹豫,即刻启程,带着梦想上路。

    □刘祖平(河北)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