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对接两极分化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09 09:34:36 责任编辑:王春锐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戴绍志

    9月27日,沧州举办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专场对接会,市直60家见习单位与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面对面接触,最终有1816名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单位达成意向。

    记者发现,尽管只是见习岗位,但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依然是大学生们的首选,而对于企业,很多人并不“感冒”。

    见习岗位为何有冷有热?

    9月27日8时30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专场对接会如期开始。在市人才市场三楼招聘大厅,60家见习单位展台前人流涌动。

    记者注意到,这次见习单位“来头”不小,除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等多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外,还不乏民生银行沧州分行、同天购物中心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的见习岗位有设计制造、人事专员、医学检验等。

    家住沧州市区的郑燕,去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希望通过这次见习进入“大单位”。“听说这次有不少大单位,就来试试。因为普通的求职方式不太容易接触到这些单位。”郑燕说。

    同郑燕有一样想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记者看到,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都挤在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展台前,团市委仅半个小时,就登记了12条信息。

    与行政事业单位的门庭若市相比,一些大学生对企业似乎并不“感冒”。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坦言,他想做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几家企业只要操作工,心理上接受不了。另外,有大学生说,报名见习岗位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主要是想选一些大单位,不愿意选择基层岗位。

    是否要调整心态?

    “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一看岗位,名称不合意就不愿意来了,连好好了解一下的耐心都没有。”一家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业负责人说,其实不管是什么学历,在我们单位都得从基层做起,经过一年半载的锻炼,有的很快就可以提拔到管理或研究岗位。

    对此,沧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关键点,是就业的心理需求与社会提供的岗位不匹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企业应该让高校毕业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看到这个岗位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和家长也要改变就业观念,放下“架子”,从基层踏踏实实做起。

    “大学生们应借见习的机会,增强自身工作能力,丰富经验,而不应盲目追求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的社会声誉、工作环境。”这位负责人说。

    见习等于就业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向见习单位负责人咨询时,除关心见习期间的待遇、发展空间外,最想知道的就是见习期满后能不能留用。“如果干满一年不能留下,那我还要重新择业,白浪费了一年时间。”沧州医专毕业的胡建丽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们要根据毕业生的学历、毕业院校等要素进行筛选,肯定是择优录取。”市传染病医院人力资源部的马海虹表示,医院从2009年开始就参加见习对接会,每年都会录用一些表现出色的人员。但前提是必须通过统一的招聘考试,不会因为见习而直接录取。

    “见习岗位可以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静下心来培养、储备自己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大学生也积累了工作经验。”正在与大学生洽谈的团市委副书记胡学峰告诉记者,大学生见习后,如果不能被录用,也不存在浪费时间的问题,毕竟增加了工作经验,对以后就业有很大帮助。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