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曹妃甸探宝古沉船(图)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10 08:52:57 责任编辑:赵耀光

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曹妃甸探宝古沉船(图)

    水下考古难度大于田野考古

    河北位于中原文明的核心区域,与几条大江大河都密不可分。毛保中说,“比如滦河流域的夏家店文化和红山文化,邯郸一带的漳河流域有磁山文化,文化遗产非常丰富。”

    “在沧州的海丰镇遗址发现了丰富的文物,这里在金代就是瓷器集散地,曾有人推测这里是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毛保中说,我省启动水下考古,“准备给国家文物局报课题,在这里展开勘查。”

    据了解,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整体起步较晚,而水下考古工作的难度又是远远大于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队员不但需要考古学知识,还要掌握潜水、观潮汐、地理等水下专业知识。我国目前有资质的水下考古队员并且可以长年工作在一线的只有数十人。”“往往是在地形较为危险的地带,容易发生沉船事故。”毛保中表示,在海域进行考古时,水下地形往往会增加考古的难度。水下考古需要考古工作人员具有不同于陆地上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由于海水的流动、冲刷,经常发现一个遗址点,过一段时间去,可能就会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对于田野考古来说,最下面的地层往往年代最久,但是水下考古就不一样了,最底层的东西未必是年代最为久远的,因此说水下考古工作难度较大。”

    相关链接

    唐山海域:我国古代的重要航线

    中国瓷器遍及世界各地,我国古代海上运输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据记载,中国陶瓷外销始于唐代,是随中国丝绸出口到国外的。明清时期,由于世界贸易的需求,我国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瓷不但大量输出到亚洲、非洲各国,而且自明代晚期开始倾销欧洲各国。

    我省唐山沿海一带海域就是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重要的海上通道,是中国瓷器外销东南亚一带的必经之路。运载瓷器的商船需要在唐山沿海靠岸避风,以及补充淡水和食品。有些商船遇到恶劣天气,来不及回港避风,被风浪翻沉到海底,形成了外销瓷器的海底遗存。近年来唐山沿海一带海域经常有明清瓷器被渔民打捞出水,出水的瓷器中以福建、广东窑口生产的青花瓷碗居多,是销往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外销瓷器。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