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中国考古01号”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组图)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11 08:52:17  责任编辑:赵耀光

记者直击“中国考古01号”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组图)

记者直击“中国考古01号”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组图)

    燕赵都市报记者张清华/文 赵杰/图

    10月10日上午,2014年度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在京唐港码头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开始。

    “中国考古01号”到底有何神秘之处?水下考古是怎么进行的?记者登上考古船一探究竟。

    装备

    “中国考古01号”设备先进全副武装

    9时30分,记者在京唐港码头27号集装箱泊位看到,我国首艘考古船停靠在岸边,船身上“中国考古01号”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启动仪式结束后,记者登上“中国考古01号”考古船,看到船的后甲板比一般船只更开阔,可供临时清理打捞出水物,甲板两侧有可以放下的舷梯。

    潜水作业不是考古船下去潜水,而是潜水员潜水作业。“两个潜水舷梯放下去,潜水人员通过舷梯就可以进入水里。”“中国考古01号”大副卢文龙说,虽然“中国考古01号”是水下考古船,但是它并不会潜入水下考古,而是主要停留在考古地所在的水域水面进行工作。“这是A字形门吊,用于打捞在海底发现的沉重物品,最重可以吊起30吨的物品。”卢文龙指着甲板后侧的A字形门吊说,根据吊绳的长度,打捞的深度可以达到30米左右。

    在甲板的右侧还设置了折臂吊架,可将大体积的文物提取出海,它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吊架可伸出船外五六米,以防文物与船体碰撞。

    船舷左侧悬挂着工作艇和救生艇,右侧为减压舱。“考古队员在水下工作时,体内的气体被压进身体的各个器官,减压舱可以防止这种潜水病。”来自广东省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的罗俊雄在考古队从事潜水工作,此次担任“中国考古01号”潜水长,负责整个团队的潜水安全,“有些潜水员一旦在水下呆的时间太长,潜出水面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紧急状况,需要在5分钟内进入减压舱进行减压。”罗俊雄说,潜水队员一般在进行一年的工作之后,都会到有减压设备的医院进行专门减压治疗,排出身体内的气泡。

    在考古船的中部位置,是潜水工作室,用以储存氧气瓶、潜水衣等设备。记者用手拎了拎一个双氧气瓶,非常重。“这个双氧气瓶重20公斤,一般潜水员潜水设备的负重是30公斤。”罗俊雄说。

    从甲板进入船舱,两边是食品储藏间、维修间、队员房间等。队员房间里有书桌、独立卫生间、网线接口、电视机和电话等,可谓一应俱全。

    为了探测水下遗址和沉船等文物,考古船还配备了考古仪器设备间,工作人员在此对出水文物进行监测、分析。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对此前在沉船上取出的一块附着物标本进行分析,附着物包括铜、贝壳等。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