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专家学者: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31 08:26:53 责任编辑:侯猛

  抒发人民之情 讲好中国故事

  □郑一民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人民是创造中华文明的主体,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作为一名民间文艺工作者,就是要坚守在田野、坚守在民间,走进老百姓的庭院和炕头,去发掘整理他们创造和传承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记录历代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贤人物,通过这些东西展现民族的辉煌历史和人民的伟大风采,弘扬正能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多年从事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研究中,我深深感到民间文艺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你若不爱人民,人民就不会爱你,人民群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也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的营养宝库和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这些年,河北省民间文艺界一直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长期奔波于城乡,先后创办了中国剪纸艺术节、中国女娲文化节、中国滦河文化节、中国汉牡丹文化节、中国孤竹文化节、中国吹歌艺术节等品牌,评审命名了中国磁州窑文化之乡、中国太极拳文化之乡、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等36个国家级文化之乡,助力地方将文化资源做强做大;推荐甄彦苍、陈文增、刘立忠、滕腾等9位身怀绝技的著名艺术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推荐380多名民间艺人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连年在国家举办的大展大赛中摘金夺银,为河北赢得盛誉。

  毋庸讳言,当前的民间文化保护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开发商开始介入文化领域,他们视传统村落和民间文化为“唐僧肉”,用钱绑架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南辕北辙的包装和开发;一些地方官员借新农村建设搞政绩工程,强行拆毁古民居古街道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民间文化工作者不甘于贫苦而改行,造成民间文艺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究其因,有认识和机制问题,更主要的是受社会追名逐利风气影响而丧失操守和信仰问题。总书记讲话为这些不良现象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历史告诉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今天的辉煌从来都是对民族历史的续写,也是当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升华。从事发掘保护民间文化的事业,就是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活着的文化繁荣昌盛起来,让历代先贤创造的真善美文化服务当代、服务人民。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民间文化守护者,为中华民族美好精神家园“留住乡愁”。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