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辛集市节水农业蹲点调研:以品种为基础的节水实践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1-25 08:37:57 责任编辑:郭凯

    编者按

    河北是小麦主产区,确保粮食安全责任重大;河北又是缺水地区,遏制地下水超采同样责任重大。小麦生长耗水量大,如何在稳定产量与节约用水之间找到平衡点?今年麦收,辛集市马兰农场传来好消息——抗旱示范田种植的“石麦22号”,1水不浇亩产即达563.3公斤,仅浇1水亩产高达620.5公斤,为破解既保粮食安全又遏制地下水超采的“矛盾命题”提供了新思路。

    日前,记者走进辛集市,探寻当地以品种为基础的节水农业实践。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张怀琛、王峻峰、王晓东

    辛集是小麦生产大市,现有耕地83.6万亩,其中常年种植小麦62万亩。普通小麦整个生育期一般需浇3至4水,亩用水量在150立方米至200立方米,约占粮食用水总量的70%,为各类农作物用水量之首。

    辛集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亩均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和1/22。其中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0%左右,粮食生产用水又占到农业用水的64%,是用水第一大户。因地下水严重超采,该市正处在一个地下“漏斗”区。

    攻高产还是治“漏斗”?能否用更少的水产出更多的粮?在辛集,节水农业正在闯出一条新路。

    繁育节水抗旱良种

    这是一个特殊的“竞技场”——在辛集市马兰农场,有个面积不大的地块,四周以水泥筑台,被围得严丝合缝。水泥台露出地面约半膝高,并直插地下1米多深,几乎切断了与相邻土地间的“水流联络”;而在地块一侧,一个装有滚轮的可移动大棚静静“待命”,只要雨雪将至,一按电钮,十几秒内即可将土地整个遮盖,防守得“滴水不漏”。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在这个仅占3分半地的“竞技场”中,10月初刚刚种下的近20个小麦品种,以行为单位、间隔播种,如今已长出嫩草般的青苗。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不同,但到明年麦收前,这些品种长成的植株将良莠并现。因为,除播种前浇足一遍底墒水外,至明年6月前,它们将不再“喝”到一滴水。

    这是马兰农场小麦抗旱试验棚中,正在进行的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选拔赛”。

    “普通小麦的根系只能扎进土壤1米左右,灌溉水紧贴地面、易蒸发,因此就需要经常浇水。而经过这种苛刻条件、恶劣环境‘选拔’出的节水小麦品种,根系能够深扎地下2米,已经进入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层,因此即便‘喝不饱’,也能实现稳产、高产。”马兰农场副场长刘梦军说。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