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泊头六合拳走进中小学校 艰难复苏

来源:新华社  2015-02-03 09:05:05  责任编辑:孙明霞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杨帆)“它活下来了,过程却太艰难……”谈起泊头六合拳,54岁的石同鼎有些哽咽。在沧州泊头的六合武馆里,面对着近百件兵器,石同鼎来回踱步。

    武馆的墙上,1935年河北省武术研究会大会成员集体合影的照片已经泛黄。作为传统武术中长拳的一种,泊头六合拳有400余年历史。祖父石光起是清末六合拳的名家,到石同鼎这一辈,已是第八代。

    “从小跟着父亲练,当时少有人学武,人们都忙于生计。”石同鼎说,1994年,泊头六合拳的队伍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表演拿了奖,但之后当地参与的人并不多。

    2001年,父亲离世,重任落在了石同鼎身上。其后10年时间,传承却持续陷入困局:东拼西凑建起武馆,生源成了大问题;教授学员套路动作,自己所学却不够系统、完整;随着几名学员考试升学后离开,门下几乎无人。

    2006年,包含泊头六合拳在内的“沧州武术”被整体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同鼎成为国家级传承人。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六合拳有幸走进了泊头市的中小学校。200多名体育教师、超过6万名学生在体育课上接触到了这项古老文化。

    “几百年来沧州武术人走南闯北,身传口授难免丢了一些套路。”石同鼎说,六合拳进校园只是第一步,要让更多人参与,重新整理拳谱非常有必要。

    石同鼎家里有个木盒子,里面有一本家传的六合拳拳谱。20页内容是用毛笔绘制的,由于年代太久纸张已开始褪色变形,石同鼎知道这异常珍贵,轻易不给旁人看。

    2014年下半年开始,石同鼎照着拳谱开始做文字整理,之后按文字做动作并拍照存档。110幅配图、64个招式,泊头的青少年中意外兴起了一股学拳的热潮。

    “它活下来了,过程却太艰难,上个假期有近百名青少年在武馆学习,六合拳的传承正一步一步越走越顺。”石同鼎说。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