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塞罕坝:夫妻坚守望火楼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2-16 08:43:46  责任编辑:郭凯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郭东

    “你好,我是天桥梁望火楼,一切正常!”塞罕坝大唤起林场天桥梁望火楼瞭望员赵福洲通过电话向场部报平安。

    2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在海拔1800米的塞罕坝大唤起林场天桥梁望火楼,室外温度零下20摄氏度,风力六级。55岁的赵福洲和老伴见到记者很高兴,客气地将记者请到屋里。由于望火楼都设在林场的山顶,平时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孤独和寂寞是瞭望员要克服的最大困难。他们最盼望的就是能有人说上几句话,聊聊家常。

    按照往年惯例,隆冬时节,大雪下得齐腰深,火灾隐患降低,山上的瞭望员们可以下山回家和家人团聚过个春节。但去年冬天以来坝上气候干燥,只在去年12月9日和今年1月9日下了两场小雪。没有有效降雪,给集中连片的万亩林海防火带来压力,春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已成定局。

    在塞罕坝林海中,挺立着9座望火楼,18名瞭望员肩负着112万亩林地的火情监测。“望火楼就是林场的眼睛,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发现。现在望火楼基本上全是两口子,以家庭为单位驻扎山上。”赵福洲说,虽然居住设施有了提高和完善,但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和凛冽的寒风,依旧考验着新时期的塞罕坝人。

    “走,到上面看看去。”赵福洲招呼记者。望火楼是个5层的小阁楼,在不到10平方米的阁楼顶端,四面墙壁和天花板上都结着厚厚的冰,俨然就是一个天然大冰柜。窗子冻得根本无法打开,赵福洲只好手持木棍,奋力刮去窗玻璃上的冰层,拿起高倍望远镜四处瞭望。

    “从早到晚四处瞭望,每半个小时向总场汇报一次。”赵福洲说,有火情得及时上报,没情况就报个平安。瞭望、记日记、报告是每天重复的工作,一个记录本、一架望远镜、两部固定电话、几支签字笔是全部的工具。

    赵福洲跟记者唠起了嗑。他与父亲、儿子一家三代人都是塞罕坝人,对塞罕坝有着特殊的感情。1983年他来到天桥梁望火楼时只有22岁,那时条件艰苦,一年四季都得守在山上。新婚妻子曾埋怨说他的工作不是人干的活儿,但还是毅然跟着上了山。30多年来,随着树木长高,望火楼已由一层加高到了五层。“再有几年该退休了,我要站好最后几班岗。”

    透过阁楼的窗子,赵福洲凝视着远方说,从1962年建场至今,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塞罕坝机械林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昔日沙化严重的茫茫荒原,如今已是百万亩林海,成为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和避暑旅游胜地。最近,因为几代人坚守荒漠育林海的先进事迹,塞罕坝机械林场被评为“2014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集体)”。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