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展“沟域经济” 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6-16 23:04:18 责任编辑:赵耀光

    【生态优先并非放弃经济效益,而是长中短效益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

    在沙河市红石沟生态休闲农场,负责人张保国指着山上的松树和苹果树告诉记者,这些松树已经种上12年,刚刚成材,苹果树种上2年了,明年到盛果期一亩收入就2万元。松树和苹果树效益对比,一目了然。

    经济林能够产生经济效益,道理是浅显的。但是,做起来并非就能一帆风顺。

    内丘县农民闫振国做石材生意赚了些钱,在自己承包荒山绿化的同时,想带领乡亲们共同治山种树。当他把核桃树苗免费送给乡亲时,结果出乎意料,许多人拒绝了,“核桃树栽下去,三五年不见果,我们吃啥?”

    如何把治山的生态效益与群众的眼前利益结合起来?

    在发展“沟域经济”过程中,各地根据不同的山体条件、生产传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同样是林下立体种植。沙河市红石沟生态休闲农场林下种的是杂粮、菊花 ,内丘北赛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下种的花生、大豆,岗底村林下却养了柴鸡……一地两用,林下空地给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山势较低的浅山丘陵区,大量栽种苹果、核桃、梨等果树。在山势较高的深山区,则“山顶松柏戴帽,山中板栗缠腰,山脚苹果梨桃”。开发得当,一座山就是一个果园、一座“绿色工厂”。

    搞生态建设并非放弃经济效益,而是两手抓、两手硬。坚持长中短效益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这已成为“沟域经济”建设者的共识。

    【生态优先夯实发展基础,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生态红利催生群众生态自觉】

    发展“沟域经济”引发生态红利,在绿水青山中受益的群众,由最初的“要我做”,变成如今的“我要做”,迸发出更大的生态自觉。

    数年前,闫振国承包50亩荒山种上了板栗、苹果,别人家的苹果一两块钱一斤,他家的在北京1个卖到八块,还供不应求,因为他是绿色种植,全程监控,网上销售。近两年,他又成立合作社,承包了万亩荒山发展“沟域经济”,走起了“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品电商化,电商富民化”的道路。

    上阎庄,是行唐县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山村。在这里,曾经“守着大山就是守着穷”的观念正在被颠覆。林下养猪,猪肉价格高出一般猪肉10元/斤,林下养鸡,鸡蛋卖到15元/斤,绿色杂粮有多少卖多少。村民刘三根介绍,自从把土地流转给神树湾生态农业园区发展“沟域经济”,被砍了树荒了的山又种上了果树,树下种杂粮、养柴鸡,家里一年有了三五万元的收入。

    “只有将叶子变成票子,才能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生态优先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说。

    人改变了环境,环境反过来改变着人。在前南峪村,每年大量的果树都要剪枝,田边街巷曾堆满树枝。现在,树枝成了秸秆气化站的原料,村民只要把树枝交到村里的气化站,就可免费用气取暖、做饭。如今,别说是树枝,就是废纸屑、烟蒂,街上也不见了踪影。

    在“沟域经济”生态红利的影响下,恣意破坏山水植被的行为正在得到改变,太行山正变得越来越美丽。

相关新闻

河北太行山区兴起“沟域经济” 立体开发打造绿水青山

2015-06-08 08:55:26

山区开发无止境。河北,作为一个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65.68%的省份,经过多年的开发探索,虽然山区面貌有所改观,但太行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尚未根本改变。

“沟域经济”启示录(一):绿水青山富太行

2015-06-08 08:16:25

在中国的版图上,太行山以它的磅礴气势,雄踞在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之间,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邢台县前南峪村:沟域经济发展闯新路

2015-03-13 09:33:06

围绕果品深加工做文章 , 前南峪村开展产业化经营 ,打造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