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农民工俱乐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唱响农民幸福梦

来源:燕赵晚报  2015-09-18 08:37:32  责任编辑:赵耀光

小品《流动人口义务宣传站》将晚会推向高潮。

小品《流动人口义务宣传站》将晚会推向高潮。

精彩的节目吸引众多人前来观看。

精彩的节目吸引众多人前来观看。首席记者 李青摄

  他们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却又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外来务工族。平日里,他们在城市里做清洁员、搬运工、车间工人,整日奔波劳作;闲暇时,他们却和其他外来务工人员不同,会走出出租屋,聚到一个由农民工组成的文化活动室里,编排文艺节目,抒发情感放飞艺术梦想。栾城区楼底村的这个农民工俱乐部,不仅仅是他们放飞梦想的舞台,更是他们的精神归宿。

  □记者董昌

  探访

  16个自编节目博得观众喝彩 很多年轻打工者也想加入俱乐部

  9月16日,栾城县楼底村农民工俱乐部要在本村举办栾城区第一届情系流动人口金秋之夜联谊会。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农民工俱乐部的排练室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排练室内摆放着的乐器真不少:有扬琴、琵琶、阮、二胡、笛子、唢呐等中国古典乐器,也有电贝斯、吉他、架子鼓等西洋乐器,规模一点也不亚于正规乐队。

  “你到工厂看一看,打工的农民一大片;机器飞转响声隆,操作都是咱农民工。”“修高铁、建大桥,水平高来质量好。”“农民工咱不怕累,粗活细活咱都会。”……这个名为《唱唱咱农民的幸福梦》的群口快板,让围观的人不断鼓掌、喝彩。

  农民工俱乐部的发起人、66岁的李俊岐说,农民工俱乐部中有三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其他的成员也都是本地的农民。平日里,他们是清洁员、搬运工、车间工人,但每周一、四、六下午,他们总会抽出时间,聚在一起排练或者演出。“像《唱唱咱农民的幸福梦》这样的节目,是他们根据亲身经历自编自演的,所以深受广大农民工的喜爱。”李俊岐说。

  20时晚会启幕,村委会广场上人头攒动,有很多操着外地口音的观众纷纷向舞台走来。站在广场边的一名女子引起了记者注意。

  “我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来石家庄已经4年了,在广场前面的街上开了一家板面摊。”28岁的彭丽霞说,农民工俱乐部的节目上过央视,她也特别喜欢看,趁着这会儿面摊顾客少,跑过来看节目。“节目全都围绕农民工的困惑和问题展开,比如外来育龄妇女的计生政策,同城待遇等,不仅丰富了生活,还传播了很多知识。”

  随后,歌曲、舞蹈、小品、快板、民乐合奏等节目精彩纷呈,引来阵阵掌声。90分钟16个节目,观众们大饱眼福。

  来自安徽的打工者魏中存说,他常年在外打工,20多年来走遍了江苏、温州等很多城市,但是属于他们农民工的晚会,还是第一次观看。魏中存说,他身边很多年轻的工友跃跃欲试,希望能加入到这个团队,“此时此刻,我这个60多岁的外乡老头子,也有加入进去的冲动。”

  情怀

  唱出情感放飞梦想 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舞台上,一名外地小伙子争当流动人口义务宣传员,宣传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小品的语言朴实,像是在和邻居聊天。这个《流动人口义务宣传站》的小品节目,再次将晚会推向高潮。

  节目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个节目的创作兼表演者孙力华。46岁的孙力华是农民工俱乐部的骨干成员,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外来务工人员。“我在市区的一家冷冻厂负责运输食物,2013年9月来到农民工俱乐部,认识了负责人李俊岐。”孙力华说,加入俱乐部之前,他一下班就打麻将,要不就出去喝酒,还经常与妻子吵架,“反正就是生活很颓废。”

  爱好曲艺的孙力华自打进入俱乐部后,一下子找回了自己的梦想。“这两年,每到周六中午,我都是飞快地整理好手上的活儿,然后冲出车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车棚,骑上电动自行车出门。”孙力华笑着说,刚开始工友们都以为他约了人吃饭,后来才知道他是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去俱乐部排练。

  “加入了农民工俱乐部,让我找到了人生目标,也让我融入了这座城市。”孙力华说,他还加入了市曲艺家协会,杂志刊登了很多他编排的节目。

  坐在旁边的李俊岐笑着说,现在孙力华是曲艺队的队长,业余时间都在编写、排练,根本没有时间打麻将、喝酒,“有一次他妻子专门给俱乐部送来了1000元现金,说是孙力华节省下来的,队员们都特别感动。”

  宋云生来自邢台南宫,在石家庄已经打拼了27年,闲暇时喜欢唱京东大鼓。“我和爱人带着1000元来到石家庄,摆地摊、卖蔬菜,最后在南三条搞批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都觉得自己并没有融入这座城市,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宋云生说,自从他加入俱乐部后,在这个城市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我现在经常和当地人在社区一起演节目,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初衷

  搭建一个坚守梦想的舞台

  让外地人在城市找到心灵归宿

  栾城区楼底村地处市郊,有4500余名常住人口。近几年来,有84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进入这个村庄。

  楼底村周边工厂多了,但外来务工人员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文化娱乐项目。很多人不是喝酒、打牌,就是泡网吧。热衷公益事业的村民李俊岐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日渐凸显的问题。于是,他和村里同样爱好文艺的张文显等人一拍即合,于2011年11月11日成立了这个农民工俱乐部。

  四年来,从购置音响、灯光、乐器、服装等设备,到每次出去演出的饭钱、租车费,李俊岐前前后后拿出了几十万元的积蓄。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农民工俱乐部从原来的六七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的70余人。“这些成员中有三成是外地农民工,其余的则是三里五乡在城市打工的乡亲。”李俊岐说,而今,他们的农民工俱乐部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草根明星”团,邀请他们演出的机会很多,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收钱。

  李俊岐说,俱乐部的成员几乎都是农民工,但大家都是骨子里有着“不安分”艺术细胞,喜欢用歌声、用舞姿来抒发情感的性情中人。“俱乐部可以给这些‘草根文艺人’,搭建一个坚守梦想的舞台,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在他乡找到心灵归宿,深深爱上我们这个地方。”李俊岐说,虽然俱乐部成员的流动性很大,但当看到他们在舞台上演出的那份喜悦时,他由衷地感到高兴。

  观点

  丰富广大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增强他们扎根城市的信心

  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农民工拥入城市后,业余文化生活总体上是匮乏的,他们普遍缺少满足感,缺少“精神食粮”,处于文化生活饥渴状态。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副教授孔令春说,楼底村村民创办农民工俱乐部,演出农民工自己编排的具有浓厚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既接地气又有正气的节目,能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

  “一批批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精神食粮’,在丰富广大农民工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会让参与进来的农民工找到精神归宿,增强他们扎根这座城市的信心。”孔令春说,楼底村农民工俱乐部具有很好的标杆示范及导向作用,对丰富全市农村和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具有很大的作用,建议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楼底村农民工俱乐部的经验,找出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内容加以推广。

相关新闻

邯郸永年人社部门为8名农民工讨回工资8万元

2015-09-16 14:56:27

近日,邯郸永年县成功处理了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刘某等8名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的8万元工资,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香河县总工会:3万农民工走进“娘家门”

2015-08-31 17:29:14

“截至目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共有各级基层工会组织542家,吸纳工会会员56218人,其中农民工会员29746人,农民工入会率达90%。”这是香河县总工会倾力推进农民工入会工作取得的成效。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