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十年回眸:科普之光照亮惠农之路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9-18 08:54:42  责任编辑:孙明霞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十年成效显著。一是有效促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十年来,获奖单位和个人共完成农业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12800项,农业新品种、节水灌溉、现代养殖、温室大棚、优质果品、农产品加工等一大批农业新技术得到推广普及,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在此过程中取得技术专利168项、县以上科研成果1359项。一批实验和示范成果还获得国家奖励,农民的科研成果登上了“大雅之堂”。二是农民科学素质大幅度提高。获奖单位和个人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大培训,全省举办各类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实用技术培训班5.6万期,数百万农民学到了1—2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农民科学素质大幅度提高。三是推动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支持了涉及全省130多个县(市、区)的1000多个乡村的特色农业发展。蔬菜专业乡、养殖专业村、林果专业户等数量、规模和技术水平同步提高,各类获奖科普典型注册农产品品牌商标630个,特色经济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四是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过程中,一大批农村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成长为各级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和乡村干部,还有的被名牌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有的当选为中共十八大代表。目前经河北省科协命名的农村科普带头人有3800多名,他们在农村科普工作中发挥了“二传手”、“火炬手”的作用。五是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支部+协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在了大棚、建在了产业链上。全省有129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全省有技术经济实体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890个,呈现出协会和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六是加强了农村科普基础建设。全省建立基层科普惠农服务站2.8万个,成为农村科普工作“桥头堡”和农民专业生产的大“靠山”。496个获奖单位和个人建立了自己的科普网站、网页,有效拓展了互联网科普渠道和领域。科普宣传栏、科普报刊遍布各地。393座农民培训学校成为农民学习农业科技永不落幕的大课堂。

    为确保“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目标实现,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通力协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跟踪指导。一是认真筛选科普惠农工作的“抓手”。根据多年农村科普工作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筛选确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4个工作的“抓手”。它们的特点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帮助“小农户”应对“大市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引导、培训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阵地;农村科普带头人亲传口授,是农民身边的“土专家”“田秀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长期深入民族地区乡村,发放科普资料,传授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是民族地区科普惠农的“轻骑兵”。二是明确提出科普先进典型的条件。坚持技术引领,要求获奖单位和个人要有专利技术或至少要有1项县级以上的科研推广成果。坚持公平普惠,要求获奖单位必须带动100户以上的会员,会员收入必须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收入20%以上。坚持好中选优,要求先进典型必须获得过县级以上的科普工作奖励,以证明其科普工作实效。三是客观确定对每个“抓手”的奖补额度。根据各类典型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形式、方法、规模和费用实际,国家财政分别给予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万元、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万元、农村科普带头人5万元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50万元的科普资金补助。省级财政给予省级科普典型集体10万元、个人3万元的奖补。市、县财政给予市、县科普典型集体5万元、个人2万元的奖补。十年来,我省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8415万元,省级单列专项资金2310万元,市、县专项资金4700多万元。四是科学设计推荐评选办法。为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覆盖面、保证推荐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严格先进典型的推荐、评选和表彰奖励程序,国家和省、市、县科普惠农先进典型分级评选,分别制定了推荐评选办法。国家级典型采取由国家部门、省、市、县自下而上四级评选三级公示的办法,省级项目采取三级评选二级公示的办法,市、县级项目也采取相应评选公示办法,推荐评选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五是严格落实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科普惠农专项资金的效能,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分别制定并落实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专项资金采取“报账制”管理,严格按照年度科普规划支出。财务发票先由县科协审核,然后再到县财政局“报销”。我省还建立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了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绩效管理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次年分配项目指标的依据。六是不断加强对科普典型的工作指导。重点帮助其制定一个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年度科普工作规划,对其示范推广的技术、扶持带领的群众、开展服务的方式、资金支出的明细等提出明确要求。按照“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表彰奖励一批”的思路,建立了全省科普惠农项目库,推动科普惠农工作持续发展。多次召开研讨会和现场会,总结宣传推广科普惠农工作经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公共财政“支农惠农”方式的创新,也是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的深化,是“农民得实惠、科普事业得发展”的一件大好事。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科协要继续按照“以点带面、榜样示范、公平普惠、技术引领”的方针,主动适应我省“三农”工作的新形势,积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努力打造科普惠农工作的新亮点,让科普惠农的星火在广袤的燕赵大地燎原。

相关新闻

承德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升竞争力

2015-09-02 13:52:47

强化农技推广与应用,大力引进和推广102个农牧业优新品种和21项集成技术,建立中心示范区96处、示范面积4.5万亩,辐射带动15万户,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全市农业科技普及率、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6%、97%。

邯郸肥乡落实科技兴农战略 蔬菜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5-05-28 09:48:09

近年来,邯郸肥乡县围绕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通过不断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该县蔬菜生产实现快速发展。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