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㉙】十里赤壁万丈绫——走进赞皇县嶂石岩村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0-20 08:38:53  责任编辑:王春锐

嶂石岩村一角。

嶂石岩村一角。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田瑞夫摄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梁韶辉

    如果你无法想象“层峦叠嶂”是怎样一种壮美,就到位于太行山中段的赞皇县嶂石岩村来吧,这里会给你一个完美的解答。

    从赞皇县城出发,沿赞昔公路向西到野草湾左转进入马障线,太行山的雄奇开始在眼前渐次展开。时值中秋,丹崖碧岭在连绵不断的山峦间不时闪现。正慨叹自然之美,突然有一道如嶂山峦横亘在眼前。只见山峦成三叠,每一叠都如红色屏风,高一二百丈,广数里,石壁光滑如磨,纤草不生,飞鸟难落,猿猴难攀。嶂石岩到了!

    同行者介绍,这三叠中每两叠间错落成平台,树茂草丰,呈绿色环带。春夏秋三季野花不断,有野兽幽居,有山鸟筑巢,人可以自由来往,为天然栈道,当地人称二栈、三栈、顶栈。若是清晨时分,太阳初升,晨光为这三叠披上红装,顺山势绵延,恰如万丈红绫,飘于翠峦白云之间。因此这里也有“万丈红绫,十里赤壁”之说。而嶂石岩村民就在这如画风光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日子。

    嶂石岩村是一个行政村,由嶂石岩村、西格台庄等6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600多人。村子何时建成,现已无人能说清。不过,据《赞皇县志》载,西周时,周穆王姬满曾在这一带与犬戎交兵,并留下了“吉日癸巳”四字石刻。作为周朝的摩崖石刻,现存“吉日癸巳”碑虽为宋皇祐五年李中佑复制之石,但依旧有“天下第一刻石”的美誉。这通石刻原在檀山石壁之上,被称作“檀山石刻”,而现在,这通宋代仿制石刻就珍藏在回音壁下的千年古刹淮泉寺中,被嶂石岩村人称为赞皇县的“镇县之宝”、嶂石岩的“镇山之宝”。

    嶂石岩村建村的另一个说法是宋代始有,根据就是千年古刹淮泉寺。这座寺院始建于宋代,元代至正三年重修,原名石佛寺。明朝时,吏部尚书乔宇游览完嶂石岩的美景之后,发现淮泉绕寺而流,为石佛寺增添了别样的神韵,于是建议将石佛寺更名为淮泉寺。此事也被他写入《游淮泉寺记》,并刻碑以记。他的这通石碑也被当地人称作“尚书碑”,保存于淮泉寺内。

    如同太行山区的众多村庄一样,嶂石岩村的老房子和道路也都是就地取材,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粉红色的山岩被切削成方正的石块,层层垒起,再以白灰勾缝。每到一家建房时,往往是全村人齐上阵,既沟通了感情,又增进了村人之间的和睦。赶回家为98岁老母亲过寿的张连泰老人,每每回想起当年建房的经历就感慨万千。家中的老母亲和老石头房子成为远在四川成都的他最无法舍弃的牵念。“我每年都会回来住一阵子。人走得再远,都好像有根线牵着你,让你不时想回来。”

    今天的嶂石岩是国家AAAA级景区,家庭旅馆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往我们是开山卖木,现在我们是养山护林搞旅游。”嶂石岩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民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希望住上更宽敞明亮的房子。另外,因为家庭旅馆的兴起,人们也开始迫切需要改善环境。于是一幢幢小楼在山谷间出现。“为了不破坏嶂石岩的风光,我们规定,这里的楼不能超过三层,而且对于样式也有一定的规定,大家也都遵守这些规定。山如果毁了,大家都得不到好处。”张建民说,对这片山、对这里文化积淀的保护,早已深入嶂石岩村每个人的心中。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