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明确“十三五”工作主基调 “八大挑战”不容忽视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1-15 22:24:41  责任编辑:高薇

    【省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解读①】

    阅读提示

    “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调。”——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这12个字的工作主基调写入“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中。

    全会要求,要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基调自觉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上述工作主基调也是在认真分析我省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提出的。

    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是内在统一、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成为“十三五”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和重要引领。专家认为,牢牢把握这一主基调,是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三五”的“关键一程”中成功跃升的必然选择。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王 博

    协同发展:把握河北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和大格局

    “十三五”是我省发展历程中从未有过的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全会关于我省“十三五“时期发展重要机遇的判断,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信心和决心。

    在众多机遇中,京津冀协同发展被视为我省的最大机遇。

    《建议》也详细表述了这一观点:“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我省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纳入国家战略,为我们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我们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是我们面临的最宝贵的历史机遇,是‘十三五’期间必须抓好的战略任务。”《建议》起草组专家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纳入国家战略来谋划;第一次把解决河北与京津发展落差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来部署;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河北的功能定位;第一次系统制定了支持河北发展的政策举措,河北必须把这4个“第一次”抓住,用好。

    正是看到协同发展对于河北的重要性,全会着重强调,“十三五”时期我省的重要机遇、主要优势集中体现在协同发展上,核心战略、关键举措突出体现在协同发展上,工作目标、发展成效也主要反映在协同发展上。抓住了协同发展这一工作主基调,就把握住了河北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和大格局。

    起草组专家解释,这些都是将协同发展写入工作主基调,并将其列在首位的原因之一。

    “更加自觉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长期的战略思想来贯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全会如是提出。而协同发展的理念,也体现在了《建议》的诸多方面。

    比如,《建议》在发展目标中不仅单列了“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的内容,而且对“新进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在“承接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取得重大成效”,同时“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实现重要突破”,还要在公共服务上,“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与京津发展差距缩小”;最终,在“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上取得重大进展。

    而在推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本原则中首提“必须坚持协同发展”,指出“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贯穿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立足功能定位,统筹谋划布局,落实重点任务,在主动服务京津、接轨京津中实现河北又好又快发展。”

    通读《建议》全文不难发现,“协同发展”成为高频词。专家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对我省未来发展带来全方位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省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实质性进展。比如,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我省从京津引进资金6000多亿元、项目7000多个,创历史新高;交通建设方面,从去年到今年6月,我省投入1241.9亿元对接京津,有5条对接京津的大通道被打通;生态治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省PM2.5日均值优良区域同比增加0.76万平方公里,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断面占比提高8个百分点。

    为了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协同发展目标,全会进一步要求全省上下要真正动起来,抓好贯彻落实,既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又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全面提升。

    据了解,目前,我省多个领域推进协同发展路线图已基本明确,比如为使承接产业转移有抓手、能落地、见实效,我省要做到“三个精准”:精准确定功能分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

    转型升级:解决发展所遇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

    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4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发展态势令人期待。

    但放眼全国,目前,山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已达到20%以上,相比之下,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显“不足”。

    着眼差距,《建议》在“十三五”发展目标中着重提到一个数字,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仅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大盘子”中的一部分,但足以窥见未来五年我省转型升级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转型升级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河北发展的出路所在,我们必须紧紧扭住这个‘牛鼻子’。”起草组专家解释这是将转型升级列入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主基调的主要考虑。

    全会对我省加快转型升级的“时与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书记指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果断措施化解过剩产能,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河北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不够高的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转型升级。”

    会议分析认为,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带来的倒逼压力,我们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主动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抓好转型升级,决不能使眼下成长的烦恼变成永久的困扰。

    同时还要看到,推进转型升级,既充满挑战和考验,更充满希望和机遇,只要我们坚持转型升级的工作主基调,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向高精尖、集约型、外向型迈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河北经济完全可以成功跃升,河北发展必然迎来柳暗花明。

    专家们认为,转型升级对我省未来发展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和紧迫性。因此,《建议》在发展的基本原则上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指出“坚持科学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值得关注的是,《建议》的诸多论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转型升级的认识。

    “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要以新理念引领。”有专家提出,要用环保达标倒逼转型升级,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用开放牵动转型升级,用规划引领转型升级。

    还有专家指出,推动转型升级要找准“痛点”,比如传统产业改造要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上做文章,发展现代物流及交通一体化建设要在打通一系列“瓶颈路”、“断头路”上下功夫;推进信息化要在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无线局域网全覆盖上着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必须在加大研发投入和发展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方面完善机制。

相关新闻

G20峰会:对接“十三五”,中国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2015-11-15 12:11:52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反复曲折,地区之间冲突不断。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首要经济论坛G20的最高级别会议-领导人峰会正逢其时,相信世界的目光现在都聚焦在土耳其旅游胜地安塔利亚。

十三五时期养老政策加码 医疗等6大行业受益

2015-11-14 10:18:24

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消费总潜力将达到11.5万亿元   “老龄化社会下养老政策加码催生A股养老产业概念股的投资机会。纵观养老产业链,受益于需求持续增加和政策不断扶持,未来发展蓝海主要在于养老服务这一细分子行业。

十三五”在生态环保规划领域实现四大突破

2015-11-14 01:20:56

“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内容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在规划目标、发展理念和制度方面有四项重大突破。相较“十二五”规划,增加了一个“最”字,体现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高标准、高要求,所涉相关方面都要按高限执行。

“十三五”期间我国需从四个方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015-11-13 22:54:39

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13日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从四个方面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胡静林是于12日至13日在河南鹤壁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作此表述的。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