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刊登“家风”同题散文 传家风扬美德促和谐

2016-02-09 07:34: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明霞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风则是每一个人受教育的底色,时间越久,路越长,就越见其重要。和谐温暖的家庭,向上向美的家风,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精华,呈现着厚重的家庭文化积淀和生活智慧。传家风,扬美德,促和谐。值此新春之际,本报特刊登《家风》同题散文,展示家风家教、亲情伦理,以飨读者。

    □汪 政

    小时候刚会拿笔握管,练了没几年,父亲便在过年时让我给左邻右舍写春联。他要求高,说写门对子不光是写字,还得会出对联,不能只抄现成的,所以常常帮邻居写完了,到了最后写自家门对子的时候早已腹中告罄,毫无灵感。

    每到这时,父亲反而很宽容:“想不出来就还写那一副吧。”他说的那一副就是“越国家声远,颍川世泽长”。据说这是汪家传下来的门对子,往门上一贴,南来北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汪家门第,招牌相似。那时候也不知道这对子的含义,越国在哪里?颍川又在何方?也记不清父亲是不是向我们细说过家族迁徙的历史,但父亲一再强调“家声”这两个字,说家声就是一个家庭的荣誉和声望,不管家族如何迁徙延续,每一个子孙都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为家族的荣耀增光添彩。

    他拍拍我们的脑袋,“汪家未来的家声就指望你们了。”

    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果不是今年到梅州,我真的快忘了这个古老的词汇。梅州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客家,客家,这两个南辕北辙的字组合在一起真让我有一种苍凉而又悲情的感觉:客于他乡不可为家,但偏偏客家人就是这样一幅家族流徙的人生图景。

    若到梅州客家文化博物馆,迎面看到的是一堵百家姓墙,中间一个大大的“亻厓 ”字,这是客家人的自称,相当于“我”。作为会意字,它形象地表明了客家人从中原来到南方倚山而居的生存状况。但我宁愿将这个字理解为人在悬崖,这才是客家人在逃亡避难迁徙时的心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动物般警醒,须臾不可大意。一个辗转千里万里的族群,一个在陌生环境寻找栖身之所的民系,一个不断需要重建家园、救亡图存的群体,他们各自的家族大概都十分看重成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格吧?都十分在意自己家族的荣光,在意开拓、进取、永续生存的能力吧?总之,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家声”。

    所以,走过梅州那些客家围屋和连排新居,总会看到或新或旧的对联,“振家声”“美家声”“远家声”“召家声”“扬家声”“播家声”……目不暇接,这些对联不仅自豪地彰显了各自家族辉煌的历史,更在昭示后人光前裕后薪火传承。特别是那些围屋,一走进去,几乎处处有楹联,间间有匾额,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客家人大概早就知道环境育人的道理吧。这些楹联和匾额汇聚了万千家族对自己历史的回望和思考,对家族价值观的申述和张扬,于耳提面命中充满了殷殷嘱托。

    由于家族发祥地不一,迁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一,家族成员生存技能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客家不同家族中会看到对家训家规不同的表达,对家声不同的期望。但是,又由于环境相同,经历相近,客家人又会在长期的生存中形成大致相同的民系价值认同,那就是“耕读传家”,这是客家人共同的家声。“东种西成,经营田亩须勤体;升丰履泰,出入朝端必读书。”“创业难,守成难,涉世尤难,且从难中立志节;耕田乐,读书乐,为善最乐,须向乐里作精神。”“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维读维耕。”

    我在客家文化博物馆看到梅州黄氏族谱《江夏渊源》,其中记载的家训是这样十五条:“戒轻谱,畏法律,戒异端,戒犯上,戒非为,戒争讼,戒犯违,修坟基,隆师道,端士品,务本业,明礼让,和乡里,睦宗族,敦孝悌。”如此的具体,如此的周详!客家人之所以能有今天,之所以英才辈出,民系遍布海内外,正是因为秉承了这样的传统,弘扬了这样的家声吧?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也是一个社会道德风尚最基本的载体和践行单元,由家庭而家族,而乡里,而地方,而整个社会,公序良俗正是这样形成,核心价值也是这样凝聚的。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家庭在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家声。

    我的故乡叫汪陈庄,顾名思义,这个村子的大姓就这两家,但在我的记忆中,好像都是姓汪的。那是一个庞大的熟人社会,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相当的压力和责任感。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不能有少许的行为不端,否则影响的是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声誉,惕惕于心的是“不能让人家背后说我们姓汪的不是”。现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不多了,家庭群居不再,单个的家庭散落在陌生的地方,他们还有家声的意识吗?在一个家族社会评价稀薄的时代,家声又如何体现呢?想起去年央视记者的随机采访,问到家风、家教、家训,懵懂无知、言不及义者多矣,遑论家声。

    让我们回到家庭,回归家声。

相关新闻

【新春走基层】春联送好人 传承好家风(图)

2016-02-09 07:16:35

83岁的张淑文,是邢台市气象局一名退休工程师,去年11月获评“邢台好人”。走进张奶奶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家里摆设简单朴素,每件家具至少都有30年的历史,家中的被褥、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用了一年又一年,街坊邻里都称她“补丁奶奶”。

【新春走基层 传承好家风】南和:尚学崇徳薪火传

2016-02-09 07:11:55

刘铁夫老人今年87岁,有些耳背,但精神矍铄,甚是健谈。刘铁夫回忆,他家祖传一块“名世铮儒”的牌匾,清代时祖辈就有当先生的。他父亲刘绍汉一开始在县初小、高小任教员,抗战时跟随队伍到兰州继续教书,解放后回到南和仍从事教育。

【新春走基层 传承好家风】邯郸邯山区:三代同堂翰墨香

2016-02-09 07:10:32

邯郸市邯山区罗城头社区张银岭一家,祖孙三代10人酷爱书画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文化文明家庭”、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河北省文化之星”、“星级文化文明家庭”。

【新春走基层 传承好家风】武邑:“孝子匾”的故事

2016-02-09 07:09:18

30年悉心照顾瘫痪母亲的衡水市武邑县袁庄村村民高永其,近日收到了一份乡亲们送的特殊“年礼”:村民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把一块写有“忠孝传家”的牌匾送到了他家中。

热门推荐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