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果香满太行——追记“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

2016-04-25 02:3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薇

身后果香满太行——追记“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

李保国教授生前在指导岗底村果农修剪苹果树。(资料图片)

    山区果农的“科技财神”

    当哀乐在邢台内丘县岗底村的大喇叭回响时,乡亲们知道,李老师再也不能来村里为大家做培训了。

    几天前,他还来过,谋划岗底苹果发展大计。每每他到岗底,大喇叭都要广播,十里八乡的果农们会蜂拥而来,或组织培训、或过来请教咨询。

    李保国生前曾风趣地说:“有的小孩一见我,就喊‘李保国又来啦’!”

    在岗底,他熟悉每一块果园、每一棵果树,每一道沟沟坎坎。在岗底,他不仅是大学教授、专家,更是乡邻长者。

    他是在1996年来到岗底的,那时一场大洪水冲毁了岗底村的250多亩耕地和全村的厂房设备,也将李保国和这个太行山深沟里的小山村联系了起来,那时,李保国作为“科技救灾团”的一员来到岗底。

    村里当时有大片的苹果树,但结的苹果瘦瘦小小,被戏称为“小黑蛋子”,一咬一层皮,又难看又难吃,价格极低,2斤苹果换一斤玉米。

    村支书杨双牛与村民们无助的眼神深深打动着李保国,就是这个“小黑蛋子”让他看到,岗底人的发展之路就在这里。

    经过对全村8000多亩山场的调查,李保国详细记录了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土质特征、地貌类型和植被情况,拿出了为岗底村量身定制的苹果无公害管理方案。

    李保国骑着破自行车为全村每家的果园诊病,他对大家说:弄就弄好东西。

    朴厚、热情、风趣的性格,扎实的作风,专业的技术很快让李保国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要干就得全听李老师的。”岗底村支书杨双牛对全村人说。

    为了岗底村群众的厚望与信任,从1996年至2003年,李保国连续8年常年吃住在岗底,白天钻果园查看情况,晚上上山用黑光灯测报虫情,夜间分析研究解决方案,解决了农药、化肥对苹果果实的污染问题,建立了苹果乔砧化密植栽新树形———改良纺锤形,开发了富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

    开始,村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并不认账。苹果套袋,村民不愿掏钱买纸袋,李保国掏出了5万元钱;果树整形修剪,村民舍不得锯掉,李保国急了就跟他们嚷,把技术“死盯盯死”地让农民落实到位……

    秋天到了,采用李保国技术处理的果树,苹果又大又好价钱高,村民折服了。

    套袋、去袋、转果,摘叶、铺反光膜、施肥……经过多年钻研,一整套无公害苹果栽培配套技术在李保国手里诞生了。李保国培育的“富岗”苹果取得巨大成功: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夺得银奖,2008年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2011年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如今,“富岗”苹果国内驰名,岗底村的村民也因苹果而富裕。“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市)369个村,带动10万多名村民走上致富路。在太行山的农民眼里,李老师是“科技财神”。

    生命之根深扎在太行山上

    “愿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这是李保国生前的一句话。

    李保国1958年出生于武邑农家,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李保国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3个月后就来到了保定农村的教学科研点,从事沙地桑园建设研究,一干就是4年。

    当时的太行山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

    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县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

    前南峪村的山地有着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年年种树不见树,栽植成活率不足10%。

    年轻的李保国开始摸索改造山地的方法,他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跑遍了前南峪村的每处沟沟坎坎,探测登记。他得出的结论是: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活土层。但土从何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

    后来他琢磨出了一个方法“聚集土壤,聚集径流”,即爆破出深沟,再将别处的土填进坑中,形成了活土层达到一米以上,宽度在1米到1.5米之间的沟状梯田。这样使得干旱山地“聚集土壤,聚集径流”,能种植苹果、板栗、核桃等高效经济林木。

    他们整地所用的炸药得手工制作,不仅要自行确定原料配比,还要在农村杀猪用的大锅里炒制。有一次,引爆的炸药未按时爆炸,李保国上前查看时突然发生爆炸,幸运的是,他只是被崩了个大跟头。

    前南峪贫瘠的土地因此成为适宜果树生长的沃土,栽植成活率也由10%提高到90%,李保国也将自己生命的根系深深扎在太行山上。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当年“嫁女不嫁前南峪”的前南峪村如今已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如今的前南峪山清水秀,花果飘香,五谷丰登,被誉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保国的座右铭是: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

    “前边的善是完善的意思,后边的行善是做事的意思,指的是要不断完善自我,寻找能做事的地方。这辈子,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

    改造完山区又改造丘陵。从1999年开始,在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李保国和课题组成员选取临城县的凤凰岭,确立了“聚土集水”的开发策略,选种薄皮核桃,用10年时间形成了配套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过去草都长不好的荒岗秃岭成了“花果山”,长出了全国驰名的“绿岭”薄皮核桃,国内独一份,可以像吃花生一样轻轻一捏吃核桃。

    扎根太行30年,他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3亿元,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农民的良师挚友

    留给世界的不朽背影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要说我的收获,那可大得很。科研成果出来了,荒山绿了,农民富了。”今天人们回想李保国教授这些话语,不由泪涌。

    “李老师穿不讲究、吃不挑剔,穿的衣服还没有一些农民的好。”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一次下地,李保国的衣服被树枝划破了一个口子,“我想给他换件衣服,他说,‘你把我打扮得像课堂上的教授模样,我咋和农民打交道?’我问这有关系吗?他说,‘农民认可了你这个人,才能更好地接受你的技术’。”

    不仅穿着打扮,连说话也是“土里土气”,教农民疏花,他说:“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

    这样的话一说就明白,赞皇县寺峪村有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村里请一位专家来讲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让老百姓都听晕了。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就讲完了。老百姓们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

    他是农民眼里的良师挚友,正月里,到了村里,有时候一天要赴五六个饭局,都是农民朋友的厚谊。

    李保国与山区结缘的时候,孩子才4岁。和同样从事林业课题研究的妻子一起扎根太行山,早上5点起床上山,上山带几个馒头一瓶水,晚上七八点才回住处。当时从邢台山区回家看望孩子和老人,要花费至少3小时汽车车程与7小时的火车车程。为了便于工作,李保国将刚满4岁的儿子和岳母接到了山沟沟里生活。一家四口就住在一间房子里,孩子由老人照顾。当时正搞“小流域”课题,村民们都管他儿子叫“小流域”。直到儿子上小学,李保国才送他回保定。后来李保国在内丘县岗底村扎根期间,又把儿子接到内丘县读中学。

    30多年来,李保国几乎每年都把一半以上的时间给了山区,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举办了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的一名教师,李保国还要完成平时的教学任务。他常常开车赶回保定,授完课后再返回山区,继续他的荒山课题项目。

    有一次,李保国行至内丘县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村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快把我家院墙推了,让李老师的车过去!”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路边一堵土坯墙围成的农家院扒开一个三米多宽的缺口,让车通过。

    这段推倒的土墙成了太行山一段永远的、温馨的记忆。

    他的一位同事、河北农大一位领导含泪为李保国写下一首小诗《不朽的背影》:

    在百年农大的历史长河里

    有无数坚定前行的背影

    无论远近

    他们永远都不曾模糊过

    而今仰望农大历史的星空

    又多了一颗灿烂的星

    他是太行山精神的凝炼者

    他是太行山道路的深化人

    他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诚

    造福乡里

    和谐阡陌

    在黎庶的心中

    为农大把丰碑树遍

    而今他自己也终于成了

    一座碑……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6-04-16 08:30:37

李保国,1958年2月出生,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4月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生前系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愚公”甘当拓荒人 河北各界干部群众追思李保国教授

2016-04-15 18:08:34

资料照片: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相关报道:“老山人”走了——追记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上)“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追记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下)专题:中国梦·梦想进行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一生致力于山区林果产业科学种植,河北各地干部群众近日以各种形式缅怀李保国教授用一生书写的“老山人精神”。

贵州网友千里之外写歌缅怀“太行新愚公”李保国

2016-04-20 18:26:00

李保国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的感人事迹也打动了千里之外的贵州网友张永。这位网友连夜创作出歌曲《太行新愚公》,以表达对李保国的悼念和敬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