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李保国用科技精准扶贫:“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2016-05-26 08:2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用科技精准扶贫,就要找准一个好产业

    ——他建立起薄皮核桃标准化产业基地,推动建成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5月的太行山,郁郁葱葱,千万亩核桃产业带正在形成。

    这里,也是李保国的“战场”。

    1999年,寸草不生、砾石遍地的临城县狐子沟迎来了一位将改变这里历史的人。集资承包了狐子沟3000亩荒岗的高胜福创业团队,慕名请来李保国做技术指导。

    通过考察土壤、气候、市场等,李保国为他们确定了种植核桃的产业发展方向。他利用10年时间研究选育出的薄皮核桃成果也用在了这里。这一新品种,皮薄、仁饱、两年结果。2003年,“绿岭”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大获成功,每公斤卖到35元!

    当地群众种植核桃的热情高涨起来。李保国适时建立起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但他也意识到了一个新问题——核桃多了,销路怎么办?仅种出薄皮核桃还不够,还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李老师提出,产业要做大做强,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农产品种植上,必须通过延伸生产链、产品链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开发建设。”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告诉记者。

    在李保国的推动下,绿岭公司建成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研发出核桃乳、核桃蛋白片等产品,每年可加工核桃原果3万吨。建立起树草牧沼四位一体的生态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如今,年产值26.6亿元的绿岭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向贫困群众低价提供苗木、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种植经验与模式、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合格的核桃原果,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带动全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23.8万亩,涉及8个乡镇、138个行政村、3万贫困群众。

    不止在临城县。2014年,李保国在南和县开始了红树莓种植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红树莓组培中心,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年产1000万株幼苗。他以农业专家的眼光,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具有自然阶梯的优势,将平原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开发了干旱山区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使山地效益达到平原良田的1.4倍以上。他奔波在全省各个重点产区和龙头企业间,牵头成立了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盟的集中生产区域和大型龙头企业总数均超50个。

    【记者感言】李保国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的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增收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

    唱好产业扶贫的“重头戏”,要坚持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既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又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郭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