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 政务 时评 国内国际 原创 雁阵 视频 娱乐 财经 专题 数读 图库 房产 汽车 教育 投诉

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典型发言摘登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6-07-01 08:19:27 责任编辑:侯猛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典型发言摘登

    因为我是一名党员

    承德县郝季沟村养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丁玉龙

    打小,我就跟着父亲“闯关东”。改革开放后,卖过冰激凌、开过小卖部、承包过煤矿,几十年打拼,攒了不少钱。我父亲是放电影的,小时候,我整天跟着他,比别人家的孩子多看了不少电影,黄继光、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让我特别敬佩。那会儿我就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像他们那样。1990年7月,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6年来,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合格党员,不能让人戳自己的脊梁骨,更不能让人戳党的脊梁骨!

    2008年,老家村里修路,差几万块钱,找到了我。我二话没说捐了10万。那次,我也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走走串串。我撩开丁凤珍大伯家的门帘,见他坐在土炕上,两眼呆呆地望着窗外,半天回不过神来。因没有致富门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几乎全是空巢老人,走一户心里就揪一下。我就开始琢磨,帮他们做点啥。一开始,我想挨户给老人们发点钱。父亲说:“那没用,他们舍不得花,都得给孩子们攒着。”我到各户又跑了一趟,发现他们最渴望的不是吃多好、穿多好,而是来了病、有了灾,跟前有人照顾着。思来想去,我决定把这些年挣的钱,都拿出来建个养老院,让全村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

    说干就干,但干成也真不容易。妻子吵吵闹闹,亲戚左说右劝,还有人指指点点。这些我都克服了,我坚信,日久见人心。2010年11月,投资560万元,197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建成了。43位老人入住,什么都不用带,一分钱都不用花,屋里有电视、卫生间、淋浴,还有大澡堂子。2012年,规模进一步扩大,村里65岁以上的,差不多都住到了养老院。老人们早起做操健身,白天下棋打牌,晚上看电视遛弯儿,偶尔扭扭大秧歌,隔三差五看看二人转。看着老人们幸福的样子,我笑了,我哭了!

    慢慢地,妻子理解了我,跟我一起搬进了养老院,连大舅子、小姨子都过来帮忙;村里人也经常过来送点菜、帮着劈劈柴;每逢重阳节,村里都会杀头猪,与老人们一起过节……

    6年来,我把老人们都当成自己的父母,一点也不敢疏忽、不敢大意,既当院长,又当服务员、修理工。这些年,我有换不完的灯泡、关不完的水龙头、抠不完的下水道。我三叔也在养老院住,问我怎么不批评那些忘事的老人?我说:“叔,这就是一个家,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今年的6月26日,我发现丁凤文老人没来吃早饭。我到他屋里问怎么回事,他说:“胃不舒服,吃片安乃近就没事了。”我知道他心脏不好,愣拽着他,去了镇医院。一查可能是心梗,我又立马开车,把他送到了市附属医院,很快做了支架手术,脱离了危险。在手术室门口,他闺女扑通跪在我面前:“叔,要不是您,我就没爹了!”老人田素芝大便干燥,把卫生间的下水道给堵死了。当时手头没工具,我就用手一点点抠。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年,先后有9位老人去世,没有儿孙的,我就披麻戴孝,当他们的孝子贤孙,站好最后一班岗。

    养老院一建成,我就把手头剩下的2000万元,全部存进银行,靠100多万元的利息维持运转。我还把村里不少荒山流转过来,带着老人们上山栽果树、种蔬菜、养家禽,既锻炼身体,也能吃上新鲜的副食。这两年,县里、乡里、村里又给了我不少支持,帮助我建了光伏发电站,使养老院有了稳定收入。

    这些年,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但党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先后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学习雷锋善行河北先进人物”等称号。但我最看重的还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因为我是一名党员!

    居民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秦皇岛市海港区天洋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 周慧霞

    人们都说社区书记是“小巷总理”,形象地道出了社区工作的特点:琐碎而忙碌。的确,我从早到晚忙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可件件小事关系着居民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丝毫不容懈怠。

    为了让居民有事随时办,我们社区推行了延时值班制,中午和节假日都有人盯着。记得2005年的大年三十,由我值班。早上9点多,忽然接到独居老人张大爷的电话,说单元的下水主管道堵了,污水进了房间,维修人员都回家过年了,问我咋办?放下电话,我就叫上同事赶到他家,没人疏通我们来!管道常年淤堵,恶臭刺鼻,好几次都忍不住要吐出来。零下十几度,我穿着污水浸泡的鞋袜屋里屋外地跑。下午2点多,管道终于彻底疏通了,我才带着满身污水回到家。

    也就是从那时起,11年来,年三十和初一我都在社区全天值班。可是我家里却因此改了几辈人的习俗,年三十中午不再吃团圆饭。

    在社区,大家都夸我点子多,像 “便民服务五个一”“党员五必访”等服务项目,不仅在我们社区,在秦皇岛都广为人知。可这些,都是从为居民办小事中受到的启发。在我们社区,买房养老的居民特别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60名。在一次走访时我了解到,84岁的李大爷因雪天出门理发把腿摔骨折了,说起这事,大爷一肚子委屈:“不光要走挺远的路,人家理发店还不愿给我们老头儿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社区两名同志成立了理发小组,自学技术,购买了工具,义务上门,随叫随到。如今社区老年人理发全由我们负责。后来我们又陆续建起了老年食堂,“理发小组”也扩大为“义工助老服务队”,人们都说在我们社区真的是老有所依。

    当然,社区里的矛盾冲突也不少,我的经验就是只要你真心实意为居民的利益着想,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有一次,居民们听说有个开发商要紧挨我们社区建32层楼的住宅小区,一下子炸了锅。面对这种情况,我挨家挨户走访,多次召开居民会议,并冒着被暴力袭击的危险去施工现场拍照取证。最终,居民们同意推举包括我在内的5名居民代表去信访局反映情况。市政府对此事十分关注、多次协调,最终使开发商的32层设计改为了6+1多层设计,居民们也因此称赞我是社区的“主心骨”。

    一眨眼,我在社区已经度过了 16个春秋,想起这些年时间和精力基本都放在了工作上,总觉得亏欠家人太多。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小就体弱。2003年非典的时候,社区二十四小时严防死守,我一连二十几天没有回家。一天夜里孩子高烧39度,这对他来说,就像在鬼门关打转,可我只能靠打电话确认孩子的平安,晚上担心难过得睡不着,白天仍要坚持排查外来人员、消毒公共设施。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孩子痊愈了。为了让我安心,70多岁的老父亲带着他来社区的花园里骑童车,我远远看着孩子开心地一圈一圈地骑,耳边响起的却是他生病时一声声哭着喊“妈妈”,眼泪就止不住地流。现在孩子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2011年起就不再上学在家休养,爱人为了支持我全心工作,也主动调到车间一线,时常晚上上夜班,白天可以在家照顾孩子。

    舍小家为大家,无数次的柔肠寸断,但是当居民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倾诉,当社区里的老人都亲切地叫我“闺女”,当中秋节的社区百家宴菜肴飘香,当我们社区被大家誉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小区,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居民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因为,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坚定的信念!

    顶起头上那片天

    衡水安平县杨屯村党支部书记 刘 影

    前些年,我做丝网生意,在县城安了家,日子过得挺红火。可每当回到村里,看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面貌,走着坑洼不平的道路,心里就不是滋味。2014年初,村班子也瘫了。镇党委书记三番五次找我,村里乡亲一拨一拨找我,都希望我回村带着大伙一块儿干。听到这个事,家人和朋友都反对,劝我“少管闲事”,放着这么好的企业不干、放着好日子不过,回村蹚这浑水,图啥啊?

    一头是苦心经营起来的企业,一头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很纠结、很矛盾。思来想去,三天三夜,一个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树,不能断根;人,不能忘本。作为党员,就该舍小家为大家,担起应负的那份责任,顶起自己头上该顶的那片天!2014年4月16日,我毅然回了村,搬回了老宅子。

    村里的路难走,十里八乡都出名,有人生病了连个救护车都进不来。我和村干部商量,老百姓最需要啥,我们就干啥。村集体一分收入都没有,我先拿出30万元搁到村里,又找朋友筹措了不少,乡亲们看我是“实打实”给村里办事,这个出300元,那个凑500块……钱的问题解决了,扩街清障的事又出来了。最难的一户,家里的院子不足6米,一下子就得让出3米,出屋下台阶就是街。谁都知道宅基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我就天天上门做工作,第九天一大早,我又去了,刚一进门他就说:“我看出来了,你是真想为村里办点事儿,我不拦你,你占吧!”随后,涉及拆墙占院的31户,也主动让步。两个月,一条宽6米、长2000多米的村道就建成了。乡亲们自发买来鞭炮庆祝,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路是修好了,但村里的环境还很差,特别是村口一片老坟场,附近住户总往旁边倒垃圾,又不好看,又难闻。我大胆提议,迁坟建公园!在村里,迁坟是“伤筋动骨”的大事。乡亲们一听说,抵触情绪特别大。一天夜里11点多,村里的光棍汉李老三满身酒气,一脚踹开我家大门,指着我说:“刘影,你要敢动我们家祖坟,我就跟你玩命!”好说歹说,他人走了,但仍吵吵着要玩命。老父亲说:“你给村里办事,还受着窝囊气,咱别干了。”但我生来要强,我就不信这个邪,既然回来了,就必须干出个样儿来。

    第二天,我到李老三家,承诺迁坟出点啥事我担着,将来我养活他,他终于被我的诚心感动。正是靠着这种锲而不舍、担当如铁的毅力,迁坟工作仅仅两周就完成了。很快,在迁出的空地上建了一座公园,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趁热打铁,我们又种了2000棵景观树,安装了46盏路灯,粉刷了3万平方米墙壁,村子面貌焕然一新。村庄美了、民心齐了,这还不够,作为村党组织,关键是怎么让村里富起来,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村里有200多亩闲散地和1个10多亩的大坑,常年被村民乱占,我们依法组织收回,重新签订发包合同,承包费由每亩的60元涨到了800元,仅此一项村里每年就有32万元的集体收入。我们还把沟渠、道路两侧都利用起来,种上了国槐、白蜡等经济树木,为村里建起了“绿色银行”。我又利用自身优势,向乡亲们无偿提供丝网技术,帮助他们搞丝网加工。目前,全村460户,有200多户干起了丝网加工,村民的人均收入由原来的83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5300元,几乎翻了一番。

    今年,我们村又注册了天来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投资750万元建高标准花卉大棚,带动60多户发展花卉产业。下一步,我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把杨屯村建成首屈一指的富裕村,人人安居乐业,齐心协力奔小康!

    点击进入专题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562054
  • 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0311-67563500 燕赵都市报广告热线:0311-67563200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