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6岁少年当导演拍电影 玩转无人机(组图)

2016-08-17 16:37: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耀光
从征集团队到拉赞助,从拍摄指挥到后期制作,均由一名初三刚毕业的16岁少年牵头,而影片中的很多镜头,也都由他操控无人机完成拍摄。

刘德涵与他钟爱的无人机。

刘德涵与他钟爱的无人机。

    燕赵都市报记者 白云 文/图

    8月12日,石家庄一家电影院的4号厅连过道都站满了观众,他们赶来看一场特殊的首映。影片是由26个刚刚初三毕业的孩子们搞的“大制作”:从征集团队到拉赞助,从拍摄指挥到后期制作,均由一名初三刚毕业的16岁少年牵头,而影片中的很多镜头,也都由他操控无人机完成拍摄。

    1

    16岁少年的“折腾”

    12日9时30分,首映式即将开始前,高高瘦瘦的刘德涵首先向观众介绍了他拍微电影的初衷,“别人毕业送学校一封信,我送学校一部微电影。”

    前来助阵的石家庄第四十中学校长李云红,则捧了一大束鲜花送给她的学生,“过去都是学生给老师献花,这次我要给你献花。”

    坐在观众席上的刘德涵父母,之前完全没有看过儿子的作品,他们都是老师,对儿子的折腾劲儿,态度一直是不干预不鼓励。

    其实,从刘德涵这部作品的时间点来看,这些素材已经攒了3年,最亮眼的莫过于那些俯拍的镜头,全部是刘德涵操控无人机拍摄的。

    2

    第一次亲密接触无人机

    遥控无人机挂行车记录仪。这么大胆的想法是一个12岁少年对无人机拍摄的最早思考。

    得到第一台遥控直升机,刘德涵就琢磨着要是能装的东西多一点,来回运货,多节省人力。另一个创意就是把家里的行车记录仪挂在飞机上,摇摇晃晃地录下高空影像作品。

    “拍的视频太晃,镜头不稳。”12岁那年,河北科技大学航模队开放日,刘德涵第一次见到了多旋翼无人机,顿觉进入了一个“新空间”。从那时起,他周末没事就往航模队跑,在模拟器上练习无人机操作。

    3

    飞行梦想获得学校支持

    在模拟器上的练习大大提高了操控技术,刘德涵开始琢磨着向父母申请买一台无人机。经过商量,父子达成协议,保证不影响学习,而且能妥善保管。2013年,刘德涵拥有了第一台无人机。

    这是无人机中较早的一代,没有减震系统,拍摄的画面存在抖动问题。但在无人机一次次升空、盘旋、悬停操作中,刘德涵感受到自己希求很久的魅力。“我觉得无人机的魅力,在于操控机器在飞行中拍摄画面并传回手机的那一刻。”

    2015年,刘德涵在父母的赞助下,买了第二代无人机,这台机器有了减震平台,拍摄的画面平稳清晰。随后,他还向所在学校建议组建无人机飞行中队并得到校方支持,学校为此购进了两台机器,招募了队员,由刘德涵担任培训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