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依依家国情——评陈忠实《白鹿原头信马行》

2016-08-26 09:50: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耀光
书中既有作者对家乡风物的深情描绘,也有对白鹿原下老宅生活的记录和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可谓既是一部忠实记载陈忠实30年间生活与创作的流年史,又是一部近距离了解陈忠实真实世界的心灵史。

    □刘昌宇

    著名作家陈忠实生前最后授权审定的散文集《白鹿原头信马行》,近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陈忠实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30年间的70多篇散文,书中既有作者对家乡风物的深情描绘,也有对白鹿原下老宅生活的记录和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可谓既是一部忠实记载陈忠实30年间生活与创作的流年史,又是一部近距离了解陈忠实真实世界的心灵史。

    “白鹿原头信马行”,书名缘自白居易的一首诗。如此诗意盎然的书名,作者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朴实老农般的坦诚,怀揣一支洗尽铅华之笔,用时而清灵脱俗,时而苍郁婉约的笔调,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悠远空旷的故园图。在他的笔下,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虽然远离喧嚣,充满着一种清冷奇绝的神秘和孤独,甚至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沉寂,但经他一番出神入化的点睛和白描后,这幅故园图又立马鲜活灵动起来。特别是穿行于那些梦境般的湖光山色间,流连于那些世外桃源般的绮丽风光里,沉溺于作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式的情感渲染中,不期然间,总是会触动我们心头那根最为柔软的神经,让缕缕乡愁久置胸中,令人难以释怀。在《又见鹭鸶》一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作家的这份愁绪,并进而感受到他那份沉郁的乡思。一开篇,作家没有写故人相见时的相拥而泣,而是以一个游子的视角,写时隔20年后偶尔在家乡看到鹭鸶的情景,进而苦苦追寻它们的足迹,终于在远离故土的泽地里又觅到了它们的踪影,并由此发出了对山乡生态保护的深层忧虑和拷问。这种对家乡的爱恋,对故园可持续发展的希冀与展望,在他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无不掷地有声,让人警醒和深思。

    《白鹿原头信马行》也从细微处映衬出作家宽广、博大的胸怀。如在《旦旦记趣》里,陈忠实用妙趣横生的率性之笔,饱含慈爱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的稚童形象。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旦旦也不例外,就连作者的口头禅也悉数被他捕捉,常常挂在嘴边,但作者不仅不恼,反而对这种混沌的可爱一笑了之。作者大度地写道:“猜测那混沌状态的可能消失,依恋着那混沌状态的全部可爱……想到生命的衰落生命的勃兴从来都是这样的首尾接续着,我便泰然而乐。”读到这里,作者洒脱、豁达的气度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胸襟和气量,让他摒弃了尘世中的繁杂,去除了生活中的许多计较,常常以深邃的思想,思考着民族的过去,国家的未来。也正是这种恢弘的大气,让作者写出了堪称经典的长篇史诗《白鹿原》,给我们这个饱经忧患的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而今虽不见先生策马奔腾的身影,却在萧萧马鸣中,聆听到《白鹿原》空旷悠远的千古绝唱。咀嚼散文集中的一字一句,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既是一次追寻先生足迹的缅怀之旅,亦是一次撼人心魄的心灵皈依。乡恋依依家国情,睹物思人,先生的精神和风骨永存!

相关新闻

陈忠实的文学精神与信念

2016-05-06 09:26:21

一位作家究竟对后世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影响,是不是给我们留下文化的记忆和精神的记忆,这既要看他的作品是否仍然被人们阅读谈论,还要看他的文学思想是否影响过很多读者。

陈忠实:文学火种为后辈引路 君子之风为人立世

2016-05-03 10:30:59

他们安安静静地排着队,献花鞠躬,告别这位中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