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华光礁沉船特展亮相河北博物院 免费向公众开放

2016-08-28 09:09:59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张娜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两晋,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南海的海上航线纵横交错,被誉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同时南海也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为世界“三大沉船坟墓”。

 西沙华光礁沉船特展亮相河北博物院 免费向公众开放

■瓷器和珊瑚礁结块。

 西沙华光礁沉船特展亮相河北博物院 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的环境、展品独具匠心。

    □文/本报记者 黄蓥 图/本报记者 郄磊

    静谧的深蓝为主题色调,半空中一群群游鱼穿梭,展墙上装饰有褐色船板……河北博物院北区一层的一号、二号展厅一下子化身海洋世界。今天,《南海归帆——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在这里揭幕。由河北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主办的该展览通过“南溟水土留船迹”、“海上丝路悬云帆”、“沉舟侧畔皆陶瓷”、“帆影归处现华光”4个单元、253件(套)出水文物,以一艘在南海沉没八百多年的南宋商船的前世今生为实例,记录了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繁荣与兴盛,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的进步与变迁。该展览展至10月3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重现“华光礁Ⅰ号”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两晋,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南海的海上航线纵横交错,被誉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同时南海也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为世界“三大沉船坟墓”。

    西沙群岛地处海南岛东南100余海里,是中国大陆出海远航的必经之地,海域暗礁众多,是一段令人生畏的航程,华光礁就位于西沙群岛中部靠南。

    八百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航行到华光礁时触礁沉没。这艘古船1996年被渔民发现。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试掘,出水文物1800余件;2007至2008年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共同承办该沉船遗址发掘项目,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共计出水万余件陶瓷器及残片、船板511块。这艘南宋古船也被命名为“华光礁Ⅰ号沉船”。

    据考证,“华光礁Ⅰ号沉船”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运载的都是南宋外销瓷,本打算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但在经过西沙华光礁礁盘时,出现了驾船操控失误,巨浪将船只托起,被抬入礁盘内浅水珊瑚丛中搁浅,最终船体破碎,在南海沉睡了八百多年。

    华光礁Ⅰ号考古创下多个第一,譬如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有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展现了中国古代造船工匠的精湛技艺。据估算,这艘沉船长20米,载重60吨至120吨,用松木、杉木、樟木制成,船侧板和壳板有5层至6层,船舱间密隔13个货舱,船底则呈V字形。

    更为重要的是,“华光礁Ⅰ号沉船”的成功出水,是中国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例,还再次证明我们的祖先最早开发经营了南海诸岛,我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此次亮相省博的“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出文物253件(套),包括南海地区出水文物及华光礁Ⅰ号出水文物等,涉及陶器、瓷器、铜器、石器、钱币等类别。昨天海南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叶帆、陈列部设计人员张雅千提醒石家庄观众别错过以下文物。

    女子用粉盒里还有当年的化妆品

    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后,瓷器是当时最大宗的贸易货物。根据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宋代以前东南亚一带原始居民吃饭时用蕉叶当盘,葵叶当碗。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中国瓷器大量输出,深刻影响了他们的饮食文化。古代的南亚、东南亚诸国当时经济水平较低,进口瓷器或为解决日用民生,或为宗教活动之用,华南沿海大量生产瓷器的民窑比同时期的景德镇窑更适应南亚、东南亚市场需求。

    华光礁Ⅰ号出水青白瓷居多,青瓷次之,酱褐釉最少。器型主要有常见的碗、碟、盘、壶、钵,也有比较少见的文具笔洗、茶盏等。器物的装饰手法有刻划、模印、堆贴、雕塑等,有的还是几种技法组合于一器。主要的纹饰有荷花、牡丹、菊花等以及吉祥文字(如“吉”、“大吉”)等。87%来自闽南民窑,还有少量景德镇青白瓷器。它们所属年代为南宋中期,也由此确定了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年代。张雅千说:“这些瓷器在沉船里摆放得非常规整。”

    记者看到一些出水瓷器和珊瑚紧紧胶结在一起,还有一些瓷碗一只只套叠在一起,都难以剥离。张雅千说大家会发现这些瓷器品相不是太好:“海水的磨蚀令瓷器颜色不再鲜亮。有的瓷器还与珊瑚‘长’在了一起。为了保持文物的原真性,这些时间给文物留下的‘痕迹’都没有去除,都是原样展出。”

    有意思的是,华光礁Ⅰ号出水的瓷器中,粉盒数量最多,足有上千件。所谓粉盒就是古代妇女存放脂粉的化妆盒,中国女性使用妆粉最晚始于战国,唐代非常流行。华光礁Ⅰ号出水大量粉盒,说明当时的海外女性对产自中国的化妆品也是情有独钟。此次展览中就有几件精美的青白釉菊瓣纹印花粉盒,有两个小圆盒的盖子与盒身凝结无法打开,“摇摇会发现,里面还有东西,据判断就是当年的化妆品。”

    这批出水瓷器中还有不少是为外国人量身定做,比如持壶等。其中一件“酱釉军持”颇为引人注目。张雅千解释说“军持”就是水瓶,用来净手。南宋时,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印度教与佛教僧侣及其信众,喜欢用“军持”洗手礼神。

    古代指引舟行的秘密武器《更路簿》

    本次展览中有件《更路簿》极为珍贵。《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堪称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更路簿》详细记录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和岛礁特征,汇集了历代海南渔民的南海航行经验和智慧。张雅千介绍说,“这是毛笔写就的手抄本,40页,大约6000字,年代是清末民初。证明了我们沿海先民对南海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此次亮相的“阿拉伯商人珊瑚石墓碑”也是件极重要的文物。这件墓碑出土于海南陵水。墓主人可能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商人,六百多年前,他们航行万里到中国开辟海上商路,将海南作为最后的归宿,其墓碑就采用了海洋里特有的珊瑚石。

    动画片解析南宋沉船的前世今生

    海底世界场景复原、3D照片墙、动画视频解析古船沉船之谜……这些布展手段令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其中一些互动项目非常适合参观者特别是少儿观众的口味。

    一号展厅有处海底世界的场景复原,洁白的砂砾上分布有白珊瑚、海螺、玳瑁、海龟、海柳等,还有古陶瓷碎片,形象展现了南海海底古代瓷器的分布现状;二号展厅则有面投影墙,循环播放动画片《海马哩哩妹南海奇游记之华光礁一号奇遇》,讲述了华光礁Ⅰ号沉船的由来以及沉船始末。

相关新闻

温馨“八一”:穿越南海来看你,军嫂军娃上西沙

2016-07-31 09:57:55

宋瑞亚、李维娜分别是西沙某水警区中建岛守备队指导员白军飞、军医成家鹏的爱人。宋瑞亚是一名高中教师,李维娜是一名护士。听说小岛上建好了来队家属房,她俩商定趁“八一”建军节前给“最可爱的人”一份珍贵礼物。

西沙渔民的日常劳作

2016-05-03 10:25:38

岛上的渔民们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中国首艘千吨级海巡船与水上飞机巡航西沙

2015-04-24 10:32:41

4月21日,海南海事局“海巡21”与“海巡1103”船舶编队从三亚启航,开赴西沙海域开展为期3天的巡航执法行动。4月21日,海南海事局“海巡21”与“海巡1103”船舶编队从三亚启航,开赴西沙海域开展为期3天的巡航执法行动。

张家口西沙河40年老楼一居民家中起火

2014-12-11 11:11:00

9月18日,张家口晚报刊发了《40年老楼“千疮百孔”居民提心吊胆》一文,报道了西沙河103号院一栋40年的老楼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12月6日6时32分,平门路消防中队接到报警,桥西区西沙河103号院一居民家发生火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