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河北·文明十问·文明生活篇】让守时成为习惯

2016-09-07 08:40: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凯
按理说,守时是一个人基本的礼貌和教养,做起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一些人却不能做到呢?

    河北日报记者 叶娟娟

    集体出游,导游提醒某个景点参观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在哪里集合,可偏偏总有人姗姗来迟,害得整团人都得苦等;到了预定开会时间,仍有一些参会者未见身影……社会生活中,类似这样出游迟到、会议迟到、上课迟到、约会迟到等不守时现象,并不鲜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电话、手机软件等预约乘车、吃饭或享受其他便捷服务,不能做到守时的现象更在一定程度上蔓延。

    有好几家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经常遇到顾客提前订座,到点了却不见有人来就餐的事儿,有的甚至迟到半个小时,也不打电话提前告知,弄得他们等也不是,不等也不是。

    按理说,守时是一个人基本的礼貌和教养,做起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一些人却不能做到呢?

    “这恐怕还是没把守时当回事儿,认为是小事一桩,无伤大雅。”在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娜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对守时关注、强调不够,另一方面是在社会生活中,对不守时行为惩处谴责不够,顶多是提醒一下,批评两句,所以造成许多人没有绷紧这根弦儿。

    当然,能否做到守时,有时候也确实受到交通状况、异常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只要想做到守时,这些困难其实也是可以克服的,无非是把路上的时间留充分罢了。

    “能否严格遵守时间约定,看似事小,实则反映了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是判断一个人可信度、可靠度的一个基本参照。一个总是不守时的人,还能指望他信守其他承诺吗?”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油条哥”刘洪安说,在日常生活中,他早已养成了守时的习惯。在他看来,守时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是对别人起码的尊重,最终也会因此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支持。

    “守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守时对于我们自己和他人来说就更显得珍贵。”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海舰认为,守时是维系社会公序良俗的必不可少要素。只有人人守时,社会运转才能实现高效、诚信。

    如何才能让守时成为每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田海舰建议,一方面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加大惜时守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浓厚守时重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们在思想上重视守时;另一方面,可依托学校、家庭、社区、单位等,大力开展守时教育,使践约守时的诚信观念在人们心中扎根。

    “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有效规划、管理自己的时间,尽量不浪费别人的时间。”任娜建议,可从比约定时间“提前15分钟”做起,不断增强自身时间观念。如果因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变化实在无法准时赴约,应及时告诉对方,真诚地表达歉意,这同样代表了你的文明素质和做人的态度。

    一些单位通过上下班“打卡”的方式来遏制迟到现象;一些打车软件建立起信用支付和评价机制来促进双方诚信交易……采访中,很多人表示,可以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倒逼”人们养成守时习惯。

    “对于过了约定时间仍久等不到的人,又何必苦等呢?”省会市民贾晓静表示,对那些不守时的人,宽容就等于纵容。不如予以适当的惩戒,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埋单”。这既是对他们的警醒,又是对社会公德的维护。

    相关:

    网友“背后是阳光”:一些中小学对学生按时到校抓得很严,我看这是好事。守时教育也该从娃娃抓起。

    网友“超越巅峰”:今年3月,某大学一教授因看错课表“旷课”,后来在课堂上公开向学生做检讨、真诚道歉。希望善待时间之约的人多些、再多些。

    省会市民唐霞:在国外一些剧院,开场之后,迟到者须等到节目间休息或者更换节目时才准许入场。我们的剧场也应借鉴这样的“规矩”。

    记者感言:多一些对守时的执著

    社会生活中,类似不守时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之所以积久成习,归根结底还是有的人缺乏对他人的应有尊重,缺失现代公共意识。增强守时意识,信守时间承诺,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严以律己,多一些对守时的执著。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希望别人守时,不希望别人迟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先从自身做起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对时间的敬畏,多一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一些对信守时间之约的执著,将自己的时间宽打窄用,岂不就能让迟到遁形了吗?毕竟这并不难嘛。实在不行,不妨将自己的表拨快几分钟!

相关新闻

【善行河北·文明十问】公共空间,你能做到不乱占乱建吗

2016-08-24 08:31:57

“我们小区空地上安装了很多地锁,有人占着车位不停车,有人想停车却找不着车位。”近日,家住省会新苑小区的郑女士致电记者,称小区业主私设的地锁让她的爱车“有家不能回”。在郑女士的陪同下,记者走进了位于中华北大街与新苑路交叉口附近的新苑小区。这是一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小区。

【善行河北·文明十问】别让“到此一游”损形象煞风景

2016-05-30 08:35:50

在景区景点的建筑物、植物、岩石上等乱刻乱画的行为,不仅损害游客自身形象,也是对美景的破坏,严重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善行河北·文明十问·公共环境篇】公共场所不随手丢垃圾

2016-05-15 09:02:09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人们文明意识的增强,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正在减少。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人做得不到位。”石家庄市城管委市容处副处长周超坦言。

【善行河北·文明十问·公共秩序篇】公共场所自觉排队

2016-04-10 08:33:50

刘彦平认为,要让排队成为一种习惯,还需要增强宣传引导和价值观教育,促进排队习惯的养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