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芬:一方水土一方艺 秦腔一吼动肝肠

2016-09-30 14:30: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薇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齐吼秦腔。海参鱿鱼从来不想,一碗燃面喜气洋洋——不搁辣子嘟嘟囔囔。”这顺口溜生动地唱出了秦腔的风貌和神韵:朴实、豪放、粗犷、热耳酸心。

秦腔《李十三》剧照

    □赵惠芬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齐吼秦腔。海参鱿鱼从来不想,一碗燃面喜气洋洋——不搁辣子嘟嘟囔囔。”这顺口溜生动地唱出了秦腔的风貌和神韵:朴实、豪放、粗犷、热耳酸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所表现的,吃辣子、吼秦腔,是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写照。秦腔是扎根于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内心的魂与根,是他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天下梆子是一家,秦腔是公认的梆子腔鼻祖。据史料记载,最晚在康熙初年,梆子腔就走出秦地(陕西一带),随着秦腔艺人、商队等流传到全国各地,与当地的文化、风俗结合,开花结果,形成异彩纷呈的梆子腔大家族。以至于梆子腔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基因,从而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在省会举办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盛会,让我们有幸领略和欣赏到丰富的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魅力。

    在这次展演活动中,陕西戏曲研究院带来的秦腔《李十三》,是以著名秦腔(碗碗腔)剧作家李芳桂(又称李十三)为主人公创作的一部新剧,主要表现了李十三因为痴迷于戏剧创作而经历的悲喜人生。李十三经过几次科考,终于中了举人,当上了八品教谕,却依然对编戏痴心不改,不料却因为白莲教事件牵连被革职,最终病死于逃亡途中。一部充满了悲剧意味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却采用了谐剧的表现方式。李十三虽然落魄,却富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他的“救世”途径不同于同窗田东升的“政治抱负”,宁可捐官以获得政治地位来实现其“救世”理想。李十三更相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相信“戏传情把正义彰显,百姓们受感染民心改观……戏唱红,八品教谕胜过六品官”。李十三善于苦中作乐,富有幽默感,对看门人的“势利”行为也不放在心上,自嘲“纵口腹之欲,割豆腐四两,带筐;发雷霆之怒,瞪门斗一眼,隔窗”。另一个看点是,创作者将秦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巧妙融合在一部剧作中,幕间叙述人的碗碗腔表演增加了艺术色彩,生动活泼。以“戏中戏”的方式表现其创作的过程,使舞台呈现出灵动的艺术魅力,令人称道。(作者系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生命如一曲秦腔——评姚晓刚长篇小说《幸福炮兵》

2015-08-07 11:18:36

《幸福炮兵》(作家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是姚晓刚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姚晓刚的《幸福炮兵》写出了作者对这片黄土地的独特生命体验,提供了对社会独特的观察视角,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陕西秦腔自乐班的喜与忧

2015-02-25 14:48:52

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认为,秦腔从下里巴人的群众艺术变成了阳春白雪的殿堂艺术,原因不在于秦腔本身,而是时代变了,孕育秦腔的皇天后土变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