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说戏 今年十一石家庄新风尚

2016-10-08 09:48:45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郑晓娟
往年旅游、购物、聚餐是石家庄人十一黄金周的几大“标配”,今年流行的是——看戏说戏。

《程婴救孤》

    豫剧《焦裕禄》上演收获掌声近百次、老调《潘杨讼》演出结束演员7次谢幕观众不离场……往年旅游、购物、聚餐是石家庄人十一黄金周的几大“标配”,今年流行的是——看戏说戏。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正在石家庄火热举行,国庆期间豫剧《焦裕禄》、永年西调《八郎刺萧》、豫剧《程婴救孤》、老调《潘杨讼》、河北梆子《百合岭》、蒲剧《枣儿谣》等轮番亮相,用石家庄戏迷杨先生的话说是“几乎场场爆满,掌声不断。相机手机齐上阵,谢幕之后观众仍不肯退场,演员几次返场,自从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开演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场必现,真是陶醉了观众,鼓舞了演员。”

    □记者 冯楠 黄蓥

    演员:节假日不休息只为“戏比天大”

    80岁高龄的张海臣、“二度梅”获得者李树建、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贾文龙、雷保春、刘莉沙、贾菊兰……十一期间各地名角纷至沓来,令石家庄舞台星光璀璨。

    10月1日晚,河南豫剧院三团创排的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亮相河北会堂,当晚这台125分钟的剧目收获掌声近百次。面对全场观众激动的面孔和热烈的掌声,该剧主演、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泪洒现场,他说这出戏受欢迎说明了焦裕禄精神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养分,比如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这也是我们排演这部戏的现实意义所在。”他透露全团对于参加此次展演都很重视,“一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重新制作了舞台布景,演员也进行了调整,这次一共来了180多人,演出宣传册都是专门为这次展演定制的。”

    展演正逢国庆长假,但对贾文龙和他的同事来说演出已是节假日的常态,“我们没有节假日,习惯了”。熟人都知道贾文龙是孝子,去年春节他和家人为老母亲举办家庭演唱会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一片点赞。今年9月28日恰逢他母亲75岁生日,不能回家为老人祝寿令贾文龙挺遗憾,“没办法,这么多的观众等着呢,戏比天大。”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们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10月6日该团为戏迷带来了首部生态环保题材河北梆子现代戏《百合岭》。该剧主演刘丽莎就说,节假日对演员来说就意味着忙碌。“从今年大年初二开始我们就有演出了,一直都在戏上。”刘莉沙说:“‘不休息’已经成为演员们的常态,其实有时候真是特别累。也很感谢我们团的所有演职人员,演职人员都是拉家带口,过年过节都不能跟家人团聚,我们这个团队非常棒!”

    说起这次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刘莉沙一连说了好几个“振奋”——河北能举办这次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很振奋,全国这么多好戏云集石家庄很振奋,“我们这出戏能被选上也很振奋”。在她看来本次展演专业性很强,对于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梆子声腔艺术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当晚的演出同样大获好评,刘莉沙笑说为了给观众呈现出精品,主创们都拼尽全力,“我们也跟着下过矿。”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同章透露,《百合岭》有句唱词“一天能吃四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就源于他们在基层听到的老百姓自编的顺口溜。

    戏迷:看好戏与名家互动格外满足

    “这两天,在石家庄参加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的演员们成了摄影爱好者镜头中的焦点,每场演出,从后台化妆到舞台演出、散场合影,大家手中的相机、手机咔嚓不停,大家把每个精彩瞬间都用影像定格,这种情况在此前难见,此次展演对于戏曲的传播必将起到深远的影响。”这是石家庄戏迷杨先生的微博留言,自从9月28日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揭幕以来,跟他一样兴奋的戏迷不计其数。

    连日来记者在展演现场多次目睹了戏迷争相购票的场景。10月6日下午记者在石家庄丝弦剧院看到有人在咨询《百合岭》演出事宜,一位张大爷说:“听说今晚这里有梆子演出,想来买票,一打听卖完了。”旁边还有几位大爷大妈拿着手机一直在打电话,原来也是要买《百合岭》的门票,可惜几个售票电话打过去,都被明确告知:没票了。就在这时,一位大姐匆匆赶来见人就问:“有票吗?有票吗?”她这次专程从保定赶来,就是为了带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来看演出,打电话没订上票,想来现场碰碰运气。此时天空开始飘起小雨,但大家都不愿离去:“在这等等吧,看看演出前有没有来退票的。”石家庄丝弦剧院的工作人员说,国庆期间的戏曲演出都很火爆,剧院700多座位几乎场场爆满。

    名角多、剧目好、票价低,是本次展演吸引戏迷购票的几大主因。石家庄市民祝庆连就说:“这次展演真的很惠民,10元、20元就能看一场有名家的戏,您说值不值?”他笑说,与歌星、影星现身总是前呼后拥难以靠近不同的是,戏曲名家大多平易近人,而且乐于跟观众交流:“这些天我就见到了贾文龙、雷保春等我特别喜欢的省内外名角,还跟他们合影留念,感觉特别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承办方特别安排的名角讲座也令本地人有了更多与名家互动的机会。10月2日下午,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树建作为主讲人,在河北省图书馆冀图讲坛做了《让豫剧走向世界》主题演讲。他声情并茂地讲解,令当天不少在省图借阅的小年轻对他“路转粉”,纷纷表示要去剧院为他捧场。

    幕后:成功演出背后有不为人知的付出

    彻夜装台、抓紧排戏、结束后卸台……每次两个小时左右的成功演出背后,有各方演职人员的准备和付出。

    “戏剧是时空艺术,是正在进行时,每次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态,每次都是现场。”本次展演开幕演出《高腔梆韵唱盛世》的导演、河北梆子现代戏《子弟兵的母亲》导演马海燕这样说。当我们习惯了歌手开演唱会不走台,习惯了明星拍影视剧除了“武替”“手替”还有“演替”,戏曲界对每一次的现场依然无比看重。记者就看到,参加本次展演的每个剧团的基本流程就是装台、排演、卸台,哪怕是演了几百场的剧目,当天演出前全团会抓紧时间把戏全部走一遍。采访中很多团都会提到一句话“十年磨一戏”,对于戏曲人每次演出都是完善作品的好机会。

    演出承办方也对本次展演倾注了心血,此次展演的6个剧场都配备演出小组,每个小组7人到9人,负责剧团与场地的协调联络。记者在河北会堂采访时就遇到演出小组组长齐锁彦,国庆期间他们一直盯在现场,面对是协调剧团进出场等诸多琐碎事务,“经常有些意想不到的小状况,譬如演出现场不能钉钉子,剧团的字幕挂不上,就得想方设法解决。往往是一大早开始,半夜12点前都结束不了。”这个小组还有3位来自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文管系的大二学生,20岁的白杨说这次学校有20多名师生分别在几个演出场所担任志愿者,“有点累,不过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舞台演出流程等。”

    点击进入专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