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坚持发挥余热:赤子之心永不灭

2016-10-27 15:46: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明霞
他们曾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堪称九死一生。他们曾在建设年代奋勇争先,堪称劳苦功高。他们是长征干部,比任何人都更有理由“安享晚年”。但他们在离休后,在归于淡泊的同时,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老区、回到百姓中、回到孩子们中,继续发光发热。
他们为什么坚持发挥余热:赤子之心永不灭

    99岁的秦光在医院里收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向老红军颁发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 秦爱华提供

他们为什么坚持发挥余热:赤子之心永不灭

晚年孙毅 河北日报资料片

他们为什么坚持发挥余热:赤子之心永不灭

晚年郑苏 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阅读提示]

    他们曾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堪称九死一生。

    他们曾在建设年代奋勇争先,堪称劳苦功高。

    他们是长征干部,比任何人都更有理由“安享晚年”。

    但他们在离休后,在归于淡泊的同时,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老区、回到百姓中、回到孩子们中,继续发光发热。

    “我是共产党员,就要时刻想着党和国家”

    王茂全走了。

    10月7日晚,老红军、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顾问王茂全在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和平医院逝世,享年106岁。

    这位曾经历过五次反“围剿”、用双脚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过无数次生命奇迹的老将军,却没能等到10月22日——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

    “没等到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对父亲来说确实有些遗憾。”王茂全的儿媳孙秋丽眼泛泪光,“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之前,父亲就收到了去现场观礼的邀请,但当时他身体已经不太好,去不了。为这事儿他难过了好久。”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王茂全牵挂的仍然是国家、是部队,而不是自己的身体。

    “从今年开始,父亲的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一直在住院。期间,时常神志不清的父亲经常说一些呓语,有时候会喊‘冲啊’,有时候会问‘我们的队伍到哪了’——基本都是和战争年代相关的话。”孙秋丽告诉记者。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每位老红军战士都有自己的牵挂。

    他们不尽相同的话语背后,却是几乎同样的心声。

    “我们的人都安全吗?!”在弥留之际,已逾百岁的老红军、河北省军区原政委曾美双手抓紧床单,两眼瞪着天花板大喊着。

    “放心吧,都安全……”听到儿女们的安抚,老人的表情才稍稍放松下来。

    曾美的大女儿曾丽明告诉记者,在老人去世前最后的日子里,总因出现幻觉而喊出这样的话语。

    “党费有没有帮我交上?”老红军、原北京军区后勤部四九七仓库主任张文清的女儿张亚琴回忆,“父亲临终前已经接近失明,人也有些糊涂了,偶尔明白过来一会儿,问到的总是自己的党费。”

    对部队的感情,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已经融入这些老人们的血脉,成为他们内心最深刻的烙印。

    对这些老红军来说,这种家国情怀,绝不只是临终前的“灵光一现”,而是他们从参加革命起就拥有并一直深植内心的力量和坚守。

    在和平年代,这些历经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的老红军们没有居功自傲,继续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即便在离休后,他们也仍在继续自己的“长征”。

    看报纸、关注国内外大事,是几乎每位离休老红军生活中的“必修课”。老红军、沧州军分区原副政委钟枝棋在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看4个小时报纸,上午2个小时看《参考消息》,下午2个小时读《解放军报》。

    “不学习,就会落后。我是共产党员,怎么能不关心国家大事呢?”钟枝棋生前曾这样说。至今,记者都对多年前采访钟枝棋时在他家中看到的第一个场景记忆犹新:老人正襟危坐,戴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正在认真阅读当天的报纸。

    “父亲离休后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翻阅报纸,遇到重要的新闻都剪下来认真保存。”老红军、河北省军区原顾问陈尔云的女儿陈伟利告诉记者,“后来父亲年纪大了,眼睛花了,他就戴着眼镜甚至拿着放大镜读新闻。每次在新闻里看到有地方出现灾情,父亲都会跑到干休所相关部门去捐钱。”

    除了自己坚持学习、看报,曾多次担任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的陈尔云还积极宣传党的最新政策。“每次中央有新的精神或者发了新的文件,他都把老同志们组织到一起,讨论学习文件精神,可认真呢!”

    1996年,81岁的陈尔云在家人的陪伴下去深圳旅游,在深圳和香港分界的沙头角,一生严守纪律、率先垂范的他却不顾家人阻拦,把脚迈过分界线,用力地踩了一下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的土地。

    “不知道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到回归后的香港转一转。香港本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一定要踩一脚才行。”朴实到有点“老小孩”气的想法里,透露着一位老红军战士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没有国哪有家呢?没有什么能比祖国的繁荣昌盛更让人高兴的了。”面对家人当时的不解,陈尔云这样回答。

    “即使因病住院时,父亲最关心的还是国家大事。有一段时间他身体很不好,一直卧病在床,没有精神。但是只要听到医护人员提起钓鱼岛的新闻,总是立刻就精神了,大声地说:‘钓鱼岛有新动态吗?’‘钓鱼岛可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谁也别想强占。’”

    在99岁的老红军、河北省物资储备局原局长秦光的家中,保存着许多文稿。这是多年来秦光结合时政要闻亲笔撰写的讲稿和文章。随手翻看几页,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倡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

    “父亲一直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风气,还会结合现实专门到基层去了解情况、调查研究,然后结合自己的意见建议写成文章,或在有关报告会上公开演讲,或寄给有关部门作为参考。”秦光的女儿秦爱华告诉记者。

    有时候,孩子们劝他年纪这么大了,该歇歇了。他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时刻想着党和国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