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窝“乐事”:音乐小镇求解“文化+”

2016-11-03 08:46: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艳荣
面对设定的发展目标,我省文化产业如何从“小”变“大”?怎样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带着相关问题,记者到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十强县之一的武强进行调查,这里,有个靠发展文化产业崛起的周窝镇。

周窝“乐事”:音乐小镇求解“文化+”

音乐小镇的村民在吹奏乐器。 田瑞夫摄

周窝“乐事”:音乐小镇求解“文化+”

音乐小镇里富有动感的墙体绘画。 田瑞夫摄

    [阅读提示]

    不久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却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存在整体规模小,市场拓展能力弱等问题。

    面对设定的发展目标,我省文化产业如何从“小”变“大”?怎样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带着相关问题,记者到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十强县之一的武强进行调查,这里,有个靠发展文化产业崛起的周窝镇。

    □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崔立秋 马路

    文化有了,产品从哪来

    2016年“十一”黄金周,武强周窝的音乐小镇又迎来大批慕名而至的游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这个不收门票的冀中小镇在2016年前三季度至少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30%。自2013年开业,3年内共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

    伴随着音乐小镇知名度的提升,周窝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乃至整个武强的文化产业,都“感觉上了一个台阶”。

    “其实,在几年前全省组织文化产业项目申报时,我们连什么是文化产品、什么是文化产业都搞不太清楚呢。”武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沛全说,当时县里申报了年画和乐器两个项目。

    “年画,不用说,是我们武强的传统文化符号。但周窝的乐器到底算不算文化产品,当时我们心里也没底——更别提培育文化产业了。”

    提到河北的特色文化产品,您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年画、皮影、鼻烟壶?还是石雕、剪纸、仿古瓷?作为传统文化大省,一提到文化产业,我们总是习惯将文化产业同历史典故和传统民俗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往往还在将文化产品等同于手工艺品、工艺美术品。省内部分专家认为,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相比,目前我省文化产业中传统手工艺产品所占比重过大,仍处于文化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

    然而,就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周窝这个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历史文化传统、曾经让武强人“心里没底”的地方,却形成了集乐器生产、加工、物流、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全产业链。

    “当时之所以想到乐器,是因为周窝有一家乐器加工企业——金音集团,20多年来辐射了多家上游配件加工企业。”徐沛全说,为此,县里专门跑到省有关部门问了个究竟,才吃了颗“定心丸”。

    1989年,周窝镇周窝村出现了第一家乐器加工厂,这就是金音集团的前身。

    “一开始并不懂乐器制造,连我自己也是三脚猫功夫。”金音集团总经理陈学孔告诉记者,当年回乡办厂前,他也只是曾在天津接触过一点乐器加工,“远远谈不上专业传承”。

    “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分为两种,一是‘朝前看’,一是‘往回看’。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还是‘往回看’的思路比较多。”文化战略研究专家、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学琳表示,“文化产业不能过分依赖过去的资源。”

    武强年画闻名遐迩,而周窝乐器却因为需求过于专业,落地生根20多年一直默默无闻。当初对文化产业的概念都不太明了的武强,为什么会选择把“朝前看”和“往回看”都重视了起来?

    按徐沛全的说法,县里当时“也是凭直觉”。“虽然拿不准,但我们觉得乐器这事既跟文化沾边,又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起码上规模、提产量有抓手。”

    “原来每个工人平均两天做1只黑管,经过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现在一天能做8只;原来铸造的黑管键必须经过后期打磨,费时费力,现在冲压成型技术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上百倍——这在20多年前的手工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起步之初,出差时坐在火车上还要拿着工具亲手打磨乐器零件的陈学孔告诉记者,如今金音集团每年生产乐器100多万件,产值3亿元。“若不是依靠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生产,金音哪能实现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销量?更别提带动整个周窝及周边的音乐产业了。”

    “实践证明,不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像西洋乐器这样的舶来品,从单纯的‘文化’到形成产品和产业,都必须实现从‘小手工’到‘大生产’的转变。”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璐表示,我省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农业、工业深度融合。

    “与工业深度融合,指的就是依靠文化、科技和创意设计,改造提升传统制造工艺,增加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但目前来看,我们在文化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上还有很大的空白。”陈璐介绍。

    如今,在周窝音乐小镇的纪念品售卖展柜,除了琳琅满目的乐器,还有很多围绕音乐元素设计的纪念品,乐器元素红酒酒位、车载香氛、桌摆制作精美,带有音乐符号或乐器造型的铅笔、剪刀、笔记本让人爱不释手……

    “所谓深度融合,不仅要注重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更要注意横向的跨界、融合,从文化基因上发掘出包含文化精髓的东西。”陈璐解释说,这就是现在所提倡的“文化+”思路。

    “文化元素的应用不在乎多少,只要能选取其中一个点,并由此激发出现代人的情感认同,就能做出成功的文化产品。”赵学琳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达到既不生硬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效果,往往需要专业的设计团队来完成。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元素印到当下生活用品中就能实现的,否则会成为格格不入的‘两张皮’,很难打动消费者。”

    产品有了,产业从哪来

    2012年,陈学孔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不解的举动——说服多家与金音有多年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武强县文化产业园区,而有些企业,还与金音存在着竞争关系。

    老话说“同行是冤家”,把GEWA、赛西里欧、隆尼施等业内堪称世界名牌的“冤家”拉到“自家门口”,这是为了什么?

    对此,陈学孔以“美食街效应”做解释:别人可能觉得是为自己引来竞争对手,但金音真正的竞争范围是全世界,只有有实力的企业聚集起来,产生像“美食街”那样的集群优势,武强的乐器产业特色才能更加突出,乐器采购商才会第一时间想到武强、想到周窝、想到这里的龙头企业金音。

    “聚到一起以后,乐器物流企业能够有效缩短采购半径,乐器生产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原料和订单。”陈学孔说,“技术在这里、人才在这里、市场在这里、标准也在这里,你要发展,不来这里都不行。聚集效应的结果是多赢。”

    “现在,很多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分散的产品层面,尚难言形成产业。”赵学琳解释说,产品主要涵盖设计和生产环节,而产业则包含产品的生产、流通、营销、销售等整个过程。

    随着20多年的发展,金音这个行业“旗舰”,相继辐射带动了50多家上下游乐器加工企业。现在,金音正在促进物流、电商销售的落地,一个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正在形成。但像这样的“业界旗舰”,在我省并不多见。

    省内专家认为,个体经营户多、非法人单位多,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文化产业是规模产业,只有产生规模,才能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聚集企业的共赢。

    缺乏龙头企业,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省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很多地方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缺乏统一有效的整合,形不成“拳头”。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重组,更是微乎其微。

    在今年5月深圳文博会上揭晓的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榜上有名,这是该集团连续三届获此殊荣。但在30强名单中,河北仅此一家,而北京有6家,浙江有4家,湖南、上海、江苏、广东、安徽等5省市均有2家入选。

    据了解,目前我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有1200家,而浙江省有4118家,江苏省有6434家,广东省有6782家。我省文化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全省缺少对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支柱性文化产业。

    目前,我省还没有一家文化企业在A股上市,在新三板上市的文化企业仅有5家,且都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而上海在A股上市的骨干文化企业有11家,北京10家,广东6家,湖南4家,安徽3家。

    透过这些差距,我们需要找到短板,寻求改变。

    仔细分析武强周窝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龙头企业的形成是关键。那么,起点并不高的金音是如何成长为龙头企业的呢?

    “1990年前后,我们第一次接到了一笔生产整套单簧管的大订单,可高兴劲儿还没过,看到订货商送来的生产流程图上画满的密密麻麻的单簧管零部件,大伙就都傻了眼。”陈学孔至今记得,当时图纸上有一百多个零件,其中不少呈极不规则的“S”“Z”形,而厂里的农民员工大多连完整的单簧管都没见过,“照葫芦画瓢也做不利落。”

    为了按时保质完成订单,他们只得高薪外聘技术人员传授技术。“从此,技术成了金音最关注的环节。”在陈学孔看来,金音能发展壮大,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

    “现在长期在我们这里服务的外国专家有8位,是我们花重金从德国、日本、美国等地引进的。”陈学孔说,2008年,金音投资3.4亿元新建了科技研发中心,目前拥有专利技术40多项,每年都拿出不低于总收入30%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如今,金音的每条生产线上都有由骨干工人组成的技术研发小组,及时归纳总结技术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改进工艺流程。

    “文化产业,‘文化’是‘面儿’,‘产业’是‘里儿’,要想实现从‘小作坊’到‘大旗舰’‘大航母’的转变,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产业的标准来组织运行,实现提档升级。”赵学琳表示。

    的确,审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的地方,背后都有产业发展逻辑来支撑。有关人士认为,当前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发生变化,各地要适应这一趋势,可以通过“文化+科技”“文化+创意”乃至“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方式,创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实现产业升级。

    产业有了,品牌从哪来

    10月27日—28日,音乐小镇作为第一届波兰艺术圈中国行的第二站,迎来了音乐会、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周窝瞬间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艺术的窗口,国外音乐圈也由此开始认识这个冀中平原的小镇。

    几年来,周窝的音乐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起初,人们却对音乐小镇的打造充满怀疑。

    “在一个没有历史文化基础的普通北方平原村镇建音乐小镇,有人来吗?”负责为武强文化产业进行整体策划的武强璐德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玉戈,面对记者主动提到了这一疑问。

    “打造音乐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为周窝乃至整个武强的乐器加工产业做品牌宣传。”董玉戈说,虽然如今武强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50多家乐器制造相关企业,金音作为龙头企业实现了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但在品牌影响力上仍与全球乐器销量第一品牌雅马哈有不小差距。“不说国外,就连国内甚至河北省内,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武强还有金音这么一个优秀的乐器品牌。”

    对于任何企业、产业来说,品牌打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打造品牌?

    “音乐小镇2013年开始营业,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中,可能近几年并没有实现明显赢利,但音乐小镇对周窝乃至整个武强的乐器制造企业的品牌塑造,已经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董玉戈说。

    “多业态、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金音,但来音乐小镇旅游或接受武强的音乐培训,人们自然就能加深对金音、对武强的印象,并将这种印象传播给周围的人。”董玉戈介绍,为扩大武强乐器制造的影响力,武强县还持续推进音乐学校的建设,意在通过旅游、教育等多业态,增强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自身造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在进行产品开发和多业态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成合力,使五根手指攥成一个拳头,才能形成产业品牌影响力。”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首席研究员方伟说。

    “在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品牌竞争力方面,切忌盲目建设。”董玉戈告诉记者,目前的周窝,军歌博物馆音乐体验中心、水上音乐广场、璐德音乐学校及度假村都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

    “之所以建设军歌博物馆音乐体验中心,是因为金音集团等主要生产管弦乐器,这些又是军歌、军乐的主要演奏乐器。2015年九三大阅兵,金音集团作为指定乐器供应商,供应了阅兵的演奏乐器——军歌博物馆就是要将金音在这方面的品牌优势重点强调出来。”

    几年来,音乐小镇每年都会举办音乐节、吉他节等音乐节庆活动,吸引来大批中外音乐爱好者。

    “周窝音乐小镇的平台打造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开发出更多有效的手段,还需要越来越多的探索。”赵学琳认为,对于目前省内多数实力较弱小的中小型文化企业来说,最值得从周窝的发展中汲取到的经验,应该是要充分意识到,消费者的每次接触都是品牌传播的过程,单一产品只能满足某个固定人群,若想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也要重视长尾理论,量力而行拓展产业链,开发出适合更多人群的产品。

    如今,陈学孔正在酝酿转型。随着近年来企业利润的降低,如何建立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降低中间商的利润空间,是他目前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他的下一步计划里,“私人订制”将成为主打。最近,金音已为两位明星制作了专属的订制吉他,“随着我们业务的推广,普通消费者也能拥有一把自己的高品质专属吉他。”而从周窝离开的很多游客,已经开始把中低端价位但个性化十足的迷你装饰吉他作为纪念品的首选。

    为了配合订制生产,以金音为首的武强乐器加工产业又将迎来新一轮整合。“要把订制经济做好,产品生产周期起码要从之前的半个月缩短到3天。”陈学孔介绍,时间的缩短需要打破之前一个企业包揽所有流程的现状,打造新的生产形态,“每个企业都只生产最擅长的零部件,我们拿来组装,形成一条龙生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潮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审美个性化、碎片化、原子化等微观化趋势日益明显,金音的转型迎合了这种趋势。”赵学琳认为。

    “抛开企业的具体行为,我想,周窝文化产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品牌的形成——既要有产品质量的坚实保证,也需要高明的营销手段。但无论如何,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开拓眼界和视野,准确把脉市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创新,提供更多迎合大众需求的产品,这或许才是品牌的生命力所在。”

    专家认为,品牌的塑造,需要产品设计生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划布局,乃至政府部门管理职责整合调整等诸方面力量做支撑,尤其在政策引导和发展环境营造方面,则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相关新闻

周窝音乐小镇欲打造旅游名镇 河北这些小镇不拼颜值比文艺气息

2016-10-17 17:13:18

近年来,周窝音乐小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新的旅游项目,倾力打造北方旅游名镇。其实,在旅游大省河北境内,这种由文化、艺术等衍生出来的景点不在少数,下面,小编就带您看看还有哪些景区。

【新春走基层·新年俗】音乐小镇的中国年

2016-02-08 07:22:03

近年来,周窝村依托得天独厚的乐器产业基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村子打造成了以音乐为主题、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音乐小镇,每年定期在这里举办麦田艺术节、中国吉他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第四届衡水湖诗歌节在周窝音乐小镇举行(图)

2015-04-27 11:35:23

由省诗歌艺委会、市文联、市作会、武强璐德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由北京百木园文化传媒公司策划承办的第四届衡水湖诗歌节,在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举办。来自石家庄的郁葱、李洁夫、桫椤等,安徽的汪抒、李庭武、江不离等,沧州的吕游、夜子、阿步等参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