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七狮村:古村皆土窑 石窟雕千佛

2016-11-29 10:09:41 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郑晓娟
近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公布,始建于唐末宋初的井陉县七狮村名列其中。村里明、清时期的土窑、石券窑、石楼院、石头四合院等民居保存完好,村民至今仍在居住使用。

    千佛崖石窟内雕琢的千余尊佛像,沿石窟中洞洞壁分层排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七狮村保存完好的土窑石头院落,分上下两层,“窑中有窑,窑上有窑”。

    古民居门口的石门墩保存完好,精美的石雕依然清晰可辨。

    七狮村这个千年古村背山面水,甘陶河由南向北绕村而过。

    近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公布,始建于唐末宋初的井陉县七狮村名列其中。村里明、清时期的土窑、石券窑、石楼院、石头四合院等民居保存完好,村民至今仍在居住使用。村西山上于北齐时期开始建造的“千佛古洞”,沿自然壁面依势雕就大小佛像千余尊,“壮同云冈,秀并龙门”,更是令人称奇。

    □记者 杨惠玲/文 张晓峰/图

    千年古村内涵丰富

    井陉县南障城镇七狮村位于井陉县城南21公里,背山面水,甘陶河由南向北绕村而过。

    据史料记载,七狮村在唐末宋初即有人居住,由高、张氏等立庄。元代时因躲避战乱,毕氏迁居于此。之后,于、王等姓相继迁来此地。繁衍至今,形成了七狮村的毕、王、于、赵、吕、杜、樊、史、胡九大姓氏。

    因庄人居于一道形似七个狮子状的沟内,此地故名七狮沟。后经风侵雨蚀,村落残损。明代,庄民陆续搬迁到甘陶河西岸,临河背坡挖掘土窑洞居住,又称七狮窑,后改称七狮村。

    七狮村自古以来文化内涵丰富,晋剧、秧歌、拉花与民间传统庙会等,构成了一道靓丽的人文胜景。

    七狮村晋剧团成立于清代,剧团存放戏装用的箱子上书有“民国二十五年”字样,且至今还在使用。“剧团是业余剧团,农闲时排练剧目,成员都是本村子弟,也叫子弟班。”七狮村党支部书记毕建平介绍,逢年过节、过庙会、大型活动,七狮村晋剧团都唱大戏庆贺。过年时除在本村演唱,剧团还和关系好的邻村交换演出,俗称“送戏”。“我们七狮村的晋剧,在山西省平定和昔阳两个县也很有名呢!”

    自明代以来,七狮村载入正史《明史》、方志《县志》的人物就有20余人。七狮村亦因此以“进士村”、“秀才村”和历史文化名村而载入史册。

    土窑民居颇有特色

    “南阁北阁一里多,拉拉溜溜七狮窑。”七狮窑就是七狮村。村内的高岸土窑、石券石窑、石砌楼院等民居颇具特色,其中尤以土窑最为著名。

    七狮村民居多以土窑作上房,两侧再建筑石窑(石券窑)为配房。毕建平介绍,村里现存明、清时期特色土窑186眼、石券窑80眼、石楼院18座、石头四合院16处。“土窑冬暖夏凉,现在看来更是低碳环保。”据专家考证,像七狮村这样保存完整、规模巨大、永续使用的土窑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

    七狮村土窑为当地村民的主要居住场所,多营造于明末清初,于土崖高厚、地质坚韧、避风向阳、道路通达、方便生活、适宜居住之地选址,呈现出深、高、坚固、温差小、宽敞明亮、结构巧妙等特色,其中土窑最深者30余米、最高者10余米、最宽者5米左右,不但门窗豁敞,光照、通风充足,室内外温差终年保持在10℃左右,而且“窑中有窑,窑上有窑”,取暖、储粮、窖菜等空间无一不备。

    石窑建筑样式可分为横窑、顺窑两种,七狮村石窑以顺窑为主。在建造石券窑时,当地村民先垒起1米多厚的受力墙(俗称金刚墙),并在2米左右高处用土或木料起拱(弧状模型,俗称“牛”),再根据模型弧度用板型石材进行券砌合拢,黏土垫平夯实,最后用白灰、炉灰和河砂打好房顶。

    七狮村土窑的土质黏、结构密,其坚固是出了名的,虽经千余年来多次地震,尤其是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村中的土窑也无一损毁。但在今年夏天的洪灾中,有个别土窑被冲毁,令人惋惜。

    “我们七狮村还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毕建平说,住土窑、睡土炕、接地气,当地村民常年生活在土窑这样的“天然空调”里,不仅节省能源,而且益寿延年。据统计,该村现有村民600余人,其中百岁老人1名、90岁以上老人7名,“80多岁的老人还经常下地干活呢!”

    七狮村的石、木、砖雕艺术也颇具盛名。如位于村子中部的“东店房”,门楼石镂字画,前脸“一寸三錾”的窜道十分讲究。

    再如明代监察御史毕鸾的故居,八眼土窑构成的自然院落,石雕门楼、门墩,再加上门前的石碾、石磨房,门楼高大,庭院敞亮,楼院四面均为二层木楼,至今保存完好。

    古洞千佛更显珍贵

    “千佛洞,洞套洞,洞中有洞;石琢佛,佛连佛,佛外有佛。”据《井陉县志料·金石》记载,在七狮村村西,素有“圣境大观”之称的千佛崖石窟始建于“北齐河清四年”,兴于隋、唐,宋、明、清历代均有修建,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

    千佛崖石窟依山而建,利用天然溶洞雕琢而成,明代石券门额嵌“千佛古洞”楷书石匾,石洞呈长袋状,分上、中、下三洞,中洞深约50米,洞穴高度在10至15米之间,为石造像的主要雕刻区域。

    千佛崖石窟共雕有1000余尊佛像,沿石窟中洞洞壁分层排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些石造像面相长圆,直鼻小口,双目微启,俯视众生,身着袈裟,右肩覆偏衫,双领下垂,绝大部分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手结禅定、说法等印。其中既有两米多高的大佛,也有30余厘米高的小像,更有石像被施以蓝、绿等色,于历史的尘封中透出当年的艳丽光鲜。尤其难得的是,在距洞口21米处还雕刻有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典型神像三官像。天、地、水三官像高约0.4米,总宽为1.2米,皆头戴冠冕,身着道袍,足登云履,圆领广袖,于石壁方座上的岁月深处作拱手行礼状。

    “壮同云冈,秀并龙门”。七狮村千佛石窟造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变幻奇特,虽遭不同程度的损毁,但仍不啻为研究我国石窟历史造像艺术及佛教渊源发展的难得的实物标本。道教造像在该石窟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明代道教的流行情况,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当时佛道二教相互间的渗透和融合,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千佛古洞外有明、清重修记事碑8通,也勒石佐证了千佛崖石窟造像的悠久历史。“……障城东南有千佛洞,是洞也,起自大宋元祐三年(1088年)。有一贤德僧名子行者,讲经论道而有志于沙门之教;舍欲离尘乃寻夫寂湛之处。忽游到井陉县南界大化之乡南障城村。四顾多山,更无寂湛之所。惟此木壁之西山,山巅之地,卉木丛林;山景奇异,路径难行……观其山明水秀,壁立万仞;翠岩深密,铁树环围。诚乃神萃之所也。于是诱引一乡善士同力创修,各舍资财,刻勒圣像,号名曰‘弥勒千佛洞’也。”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的碑记在揭示石像肇造起因的同时,又为千佛崖石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