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正文

下回再唱

2017-01-13 09:49: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姚彩霞

那天聚会,忽然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诗朗诵之后,有人清唱京剧,唱的是《四郎探母》,都叫好。接着又唱少剑波,跟着是郭建光、李玉和、杨子荣等角色。五十来岁的人都懂,跟着唱,气氛热烈得要燃烧。最后,有人提议,著名作家一合先生来一个,人们的目光很快聚在了这位作家身上。

一合先生神情略显疲惫地扫视着大家,嘴唇嗫嚅念叨歌词,一时安静下来。他端坐在硬木椅子上,皱着眉,这使大家更加专注于他的反应。一合先生推开了椅子,看看这个,望望那个,他居然把目光移向天花板,好像那里写着时间,末了却说:“下回再唱吧。”

清楚记得,那天恰逢2016年7月31日。

初识一合先生,使人想起了潮湿多雨的南方笔会。第一天见面会,自我介绍环节,我第一次将真人与作者一合先生对上了号,就像认出了很久以前就认识的人。都来自河北,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且各自的作品在同一本杂志的同一期发表,还不止一次。对于写作者,这是令人愉快的巧合。如果不来参加笔会,就算街头相遇,铁定了,撞个跟头也还是彼此陌生。

那部众人熟知的《黑脸》,刚刚出版,一合先生就送给我一本,嘱我写点儿什么。我读后,很兴奋,但没有写点儿什么的打算。那么厚重的书,几十万言,我只读一遍,就去写点儿什么,未免太轻率,太自以为是了,因为自知,我缺少与这厚重之作相匹配的东西。

最终,我还是写了关于《黑脸》的文章,很短。发表后他先看到,在电话里他历数文中的几个细节,某个用词,看上去他还算满意。因此,我放下了一桩心事——害怕亏待了充满灵性、古雅端庄、饱蘸心血的那一行行汉字,同时使自己的虚荣心暗自膨胀,却又被压制下去。

1999年夏天,我去参加一次会议。会后,去附近小书店转悠,跟与会的几位同行不期而遇,其中就有一合先生。那次,我意外地买到了《卡尔维诺小说集》。一合先生买的是二月河的著作,很厚。

我跟一合先生熟悉起来,不久,我到他单位传达室,取回他送我的王小波的《青铜时代》,我回赠他一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青铜时代》在当时以及今天,始终是我珍爱的文字,正如我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珍爱一样。

炎热的夏季很快过去,几十年一遇的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早已沉淀为记忆,“下回再唱”的聚会也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其间,我和一合先生隔三岔五通个电话。当时,他正在写一部作品,每天以五千字的速度推进。

春天,他在上海成功接受了一次手术,此后,身体恢复良好。我们聚会那天,他看上去虽面容略瘦,但精神不错。一向声音洪亮的他,那天显得矜持而散漫。

在网络的朋友圈里,一合先生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他要在创作上转向医学题材了。一合先生的微信头像是一幅他的彩色画像,逼真,比他本人略显年轻。他说,将来拿它当遗像。大伙儿也都翻找着手机,琢磨自己哪张照片当遗像好。

2016年冬天,我打电话给一合先生,像平时一样,铃响两声后电话接通了,我首先向他道喜:据报纸消息,他那部作品出单行本了。接着又急不可待地问,他正在写的这部书稿进展如何。

过了一会儿,我才听见了回答。一合先生却不说话。我的心脏先是突地跳了一下,然后,剧烈的心跳再也无法平息。

我只听见了“他,他……”再也听不见后面说了什么话。

“下回再唱。”一合先生的话再次回响耳畔。在我的记忆里,每当他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时候,双腿自然分开,美妙的共鸣音不知是从胸腔,或头腔或腹腔奔涌而来,歌声激荡着深情,嗓音浑厚而又明亮,水平不输原唱蒋大为。现在,他以边走边唱的方式,向另一个世界宣告他的到来。熟知他的人,或许有感知。一合先生这次的歌唱不同寻常,换了个地方,换了个主角。

责任编辑:王艳荣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