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张家口

希望在田野绽放 2016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综述

2017-01-17 14:35:14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16年,张家口市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五改四美”要求,围绕实施12个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创新,破解资金难题,统筹协调推进,有效地改变了农村面貌,拓展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让家乡变美,让日子变富,让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这个广大农民的梦想,正在张垣大地变为现实。

大投入,美丽乡村展画卷

张家口市共有4175个行政村,到2020年,要实现规划保留的266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2016年, 张家口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对350个省级重点村进行分类打造,新打造1个省级重点村片区,即蔚县古村堡片区,4个市级重点片区, 即张北草原天路旅游片区、万全区卫城文化旅游片区、涿鹿县矾山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片区和怀来县存瑞现代农业旅游片区。

一年来,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主管领导主抓, 各县区把美丽乡村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乡协调联动,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精准到位。

一年来,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投资59.39亿元。 其中, 融资贷款37.19亿元,市县区财政投资4.8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7.8亿元, 社会资本投入8.1亿元,乡、村自筹及村民投工投劳1.5亿元,多方筹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蔚县古村堡省级重点片区和4个市级重点片区重点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累计完成投资7.32亿元。建成了100多个精品示范村,其余重点村全部达标,择优向省美丽办推荐申报了58个省级精品示范村。打造了下花园区武家庄村冬奥砖艺小镇、怀来县小七营村湖滨小镇等28个特色风情小镇。中心村建设稳步推进, 在继续推进2014、2015年中心村建设的同时, 重点抓好了2016年崇礼、 宣化两个中心村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启动12个中心村示范点项目,其中有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7个项目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

新思路,产村融合惠民生

注重规划引领,优化村庄布局。张家口市坚持 “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 涵盖村庄建设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专业规划在内的规划体系。村庄布局优先向 “三个重点区域”集中,即:围绕新建京张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两侧村庄,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廊道;围绕崇礼奥运核心区、旅游景区、草原天路两侧、官厅湖周边村庄,连片整沟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围绕省级精品片区、市级重点片区、城区周边、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打造特色风情小镇。350个重点村中涉及交通干线两侧重点村212个,旅游景区周边重点村86个,城区周边和乡镇政府所在地重点村52个。12个中心村示范点全部布局在县城周边和乡镇所在地,引导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集中。

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标准。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民俗及发展程度,张家口市确定了精品示范村、文化旅游村、综合整治村和中心村建设四种建设模式,明确了不同模式的建设标准。特别是精品示范村和文化旅游村,要求自来水入户率、 街道硬化率都要达到100%, 村内外宜绿化部分全部绿化,主街道必须采用沥青铺设,街巷全部实现亮化;农户改厕全部入户进屋,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不低于80%。全市100多个精品示范村基本实现污水管网集中排放、 水冲厕所入户、道路沥青铺设、民居保温处理、墙体全面美化。其中下花园区武家庄摸索出的 “合众乡筹”模式,以冬奥艺术城为平台,以 “631民宿艺术改造”为具体形式,由北京组织方吸引企业出资,从村民手中租赁民宅, 进行艺术化改造,在产生盈利后,对组织方、村民、村委会按比例分红。这种模式有效破解了张家口市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成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张家口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空间改造、资源整合、人文开发,大力推动休闲观光、规模化种养殖、家庭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一个个特色小镇脱颖而出。涿鹿县矾山镇六堡村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成功探索出 “现代企业+农村资源+农民合作”的“六堡模式”,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年人均收入从5400元提高到14000元;阳原县双庙村精心培育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两大农业园区,精心打造光伏小镇,户均增收5000元。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30多家企业投资参与到美丽乡村产业发展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500多个,实现了“农村美起来”与“农民富起来”的良性促动。

多举措,“五变”绘就新农村

2016年以来,张家口市按照 “四美”目标,强化机制保障,全程统筹推进,把12个专项行动作为主攻方向,一个个村美民富的小康家园正在崛起。

村庄环境变“美”了。垃圾治理、安全饮水、电商网点全部完成;完成村庄绿化面积1.5万亩,做到村庄绿化,规划合理,不留死角;“四新”应用全面铺开,尚义、沽源、崇礼等县区采用CL、HQL等多种集成住宅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保暖抗震效果明显;463个村庄采用了PPP模式,实现了垃圾处理市场化;46个精品示范村3000多户实施了天然气入户;10个县区推广使用清洁炉具11000台,降低了燃煤污染。这些措施让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街道平坦整洁,院落整齐划一,健身广场、活动中心、村史馆等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乡村旅游变“旺”了。各县区积极拓展发展思路,创新经营理念,精心打造各类风情小镇,发展乡村旅游。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组建了农宅合作社,建成主题窑洞酒店91孔,撬动社会资本400多万元,使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提高到10000元。万全区霍家房村、西北街等村集中发展古城民宿30多家、特色农家院40多家,全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宜居宜游的乡村旅游片区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已建成旅游专业村40多个,发展农宅合作社10多家,新建民宿和农家乐达600多家,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的效应逐渐显现。

易地搬迁变“新”了。科学编制移民搬迁方案,强化政策引导,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坝上县区把乡镇所在地作为重点,利用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新民居,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一个个美丽新村拔地而起。沽源县九连城镇、黄盖淖镇,康保县处长地乡、邓油坊镇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打造出多个美丽乡村,为坝上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了成功经验,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沽源县召开,这种建设模式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

贫困乡村变“富”了。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市、县两级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资引智引企,一些贫困村大胆摸索,创新模式,实现了当年帮扶、当年脱贫的目标,有些村庄甚至超出预期。其中,康保县忠义乡发展“草莓大棚”100多个,每亩纯效益可达2万元,可安排80多人常年打工,人均纯收入1.5万元。

群众参与变“勤”了。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热情参与,建设初期,张家口市各县区广泛号召,深入宣讲,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做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其中,涿鹿县东小庄镇高庙村村民自觉完成自家庭院及院落周边的清理工作,参与率达到100%;武家沟镇东窑沟村村民为规划的 “古陶一条街”,毫不犹豫地拆掉辛辛苦苦建起来的车棚、猪舍,无偿腾出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为美丽乡村建设让路。正是群众的积极参与,让广大农村的面貌愈发美丽。(记者宋维根 通讯员李彬 彭飞)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