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舌尖上的河北年之互动篇:舌尖上的美食,味蕾上的乡愁

2017-01-22 10:14: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那么多传统节日,中国人总觉得春节与吃联系得最紧。年轻人忙着给父母打下手,一家人为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忙碌;孩子们盼过年,其实就是盼望能够大鱼大肉地饱餐一顿;家人围在桌边,其乐融融,和谐美满;那杯中的酒,已经不是酒,分明是浓浓的血脉之情。舌尖上的年夜饭,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有一份欢乐和团圆。

蒸花馍

蒸花馍

刘绍本(河北石家庄)

那首过年的歌谣数念道:“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没等到年根儿底下,进入腊月不久,许多人家就为制备过年的吃喝忙碌开了。北方城乡年节的主打食品,仍是面作。除了饺子和年糕,大量的传统面食是馒头,又叫馒首,冀中南一带俗称馍馍。这种用麦粉加水发酵蒸熟的美食,其圆而隆起,煞是好吃好看,成为过年看家必储的“干粮”。

正是“忙年”红火热闹的时刻,我随着电视台的直播车来到元氏县北岩村,进入农户,守在锅灶旁,现场了解和观赏当地年俗活动之一——蒸花式馒头,即花馍。村主任介绍,这一带家家户户每到腊月常见有面艺活动。只见大娘和邻家赶来的几位巧妇,在支起的面案上,精细地揉制着面团。不一会儿,光润又带弹性的坨坨面团就摆列在那里了。要是蒸一般的馒头,也就够了,可是若蒸花馍,那些面团只是“坯子”,必须继续加工造型。其实面艺所用的工具家中常见,经过蒸煮的刀剪和梳篦都派上了用场:一剪一划,小刺猬跑出来了;一按一刻,金鱼身显现了。这边寿桃扭开了嘴,那边莲花张开了瓣……再用熟豆粒点上眼睛,蔬菜汁和面铺上颜色,可真叫活灵活现了。说着,架上灶台,经大锅笼屉热蒸,传出的麦香味道,就足以让人“醉倒”。熟时掀开屉帽,再看那花样各异的面品,个个都成了令孩子大人眼前闪亮的“爱物”。在除夕年夜的供品台案和团圆餐桌上,或是正月走亲戚的礼品篮子里,花样馍馍都会成为抢手抢眼的“年货”。

热情厚道的房主大娘,让我们“趁热”品尝刚下屉的花馍,并伴着盛在碗里的“大锅菜”美餐一顿。去的人忙追问:从什么时候开始蒸花馍的?大娘没说具体年月,只是回答在娘家当闺女时便开始学做了。就是这个北岩村,据《常山郡地名志》记载,战国末年有严氏兄弟二人为躲避战乱离开故土燕地,来到槐河南岸以打铁为生,后兄弟分居南北两村,为使两家所制铁器有所区别,兄刻一“北”字,弟刻一“南”字。时人乡里称兄长铁器为“北严”,久之便以北严代替原有村名,后演化成北岩村。看来此村历史久远,堪与井陉、黄骅等地的“花馍”村齐名。

至于蒸花馍的历史,还得从蒸馒头说起。回家后查阅年俗资料,见到宋代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馒头”记载:俗传起源甚早,三国蜀时诸葛丞相南征讨伐孟获才显此物。蜀军强渡泸水,因邪神作祟,须用人首祀神,武侯坚决不从,就令人以面团包上杂肉,像似人首的样子用之以祀。没包上物件的,便是馒头;包上的,则是包子;从此就有了馒头包子的雏形。束皙《饼赋》中说:“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遇见有重大喜庆或佳节日子,更得精细加工出样儿,花馍便应运而生。

小时候,别看北方是小麦的主产区,一般人家吃顿细粮也是挺费掂算的。记得小时候常吃的是窝窝头,喝的是棒子面粥,能吃上一顿“金裹银”(白面包裹玉米面)就满不错了。上下学出入胡同街面,见到切面铺挂着“山东馒首”的招牌,并出售染有胭脂红的面制寿桃,令人垂涎欲滴。如今,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们,吃得饱又吃得好,吃出营养又吃出健康,更要求带有绵长的意味。品尝着乡亲们蒸花馍的面艺成果,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