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家乡的黏小馃

2017-01-22 10:26: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牛兰学(河北馆陶)

小时候,大人们常说,去赶“黏(年)”集,要带着铲子去,否则,会被黏在那里,回不来。对于年的记忆,还真有一种黏的东西,至今难忘,那就是我们这一带的黏小馃。

黏小馃的学名是什么,我至今不知道,甚至那几个字怎么写,我也不清楚,只好想当然地写下这么三个字。黏小馃是用黍子面做的,进了腊月,母亲就把黍子米用水泡好晾干,然后倒到碾子上去碾。母亲把黍子碾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用细箩筛,把没碾好的倒在碾盘上继续碾,直到把黍子面碾到细得能用为止。母亲说,面越细馃越黏。

面碾好后,母亲用水和好面团,然后摊放在锅里箅子上蒸。蒸好后趁热取出来,放在面盆里或者案板上赶紧揉匀实。热面烫得母亲快速地搓着手,嘴里嘘嘘着,因为面一旦凉下来就不好和了。揉匀实后,用擀面杖擀薄成面皮,再用刀切成条状或块状,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拉小馃”。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拉成各种图案,有牡丹花、菊花,有矩形、椭圆,有绿叶样的,大体像碗底那么大。揉搓熟面时,有的加白糖、有的加红糖,有的掺进去几块剥了皮的红薯,这样黏小馃的口味多种多样。拉完小馃要晾干,等待油炸。那时,过年没有什么稀罕吃头(食品),实在馋得不行了,就偷偷拿一块生小馃解馋,生硬难嚼也在所不惜。

小馃晾干后已经到年根了,家家飘起香味,经过油炸的小馃才是真正的黏小馃。油炸也有技巧,母亲说,关键是火候,火候不到不熟,火候过了又黑又苦。炸过的黏小馃口味各异,加红薯的发暗发艮,加白糖的发白发脆,加红糖的发褐发甜,各种各样的图案也叫人眼馋。炸好晾凉的黏小馃一筐筐的,杏黄色的、橘黄色的、土黄色的挤在一块,就像春天的花篮,开启人们的食欲和春节的快乐时光。脆脆的、甜甜的、多彩的,塞进嘴里就没有了踪影,沾满油的手随时会拿起另一个。大人们有时会把黏小馃藏起来,怕孩子们吃完,因为还要招待前来串门拜年的客人。

黍子面还能做黏窝窝、黏豆包、年糕等,黏小馃应该是年糕的一种。现在,家乡已经不再种植黍子了,娘也走了,黏小馃更是难见。市场上的年糕,好像是用大米粉做的,没有黍子米黏,也没有黍子米香。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