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易地搬迁建新家:过去是地下,现在是天上

2017-01-26 09:46: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记者 林凤斌[发自涞源县]

深山沟里,破败的瓦房孤零零地立在半山坡上。房顶上瓦片脱落得像老人的牙床一样;暗黄的窗棂纸把屋子糊得严严实实,低矮昏暗的房屋内,土墙被烟熏得黢黑。

宽阔的文化活动广场边,矗立着一栋崭新的六层楼房。2单元5楼东门是一间两室两厅的房子,里面热水器、燃气、暖气、宽带等设施齐备。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客厅,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对比搬迁前后的生活,52岁的涞源县塔崖驿乡板铺庄村村民郭淑芹感叹。

板铺庄村位于深山区,全村141户、347人。其中,80多户分布在13个自然村,生存条件恶劣。全村人均六分山坡地,2015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400元。郭淑芹家原来所在的炕洞沟村,距主村板铺庄村大约两公里,9户人家散落在三道山沟里。她家3口人,全靠儿子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舒服的楼房。”郭淑芹说。

近年来,涞源县实施了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6年9月,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包括郭淑芹家在内的30多户自然村村民搬进了位于板铺庄村的新居。

“那是为安置搬迁村民就业,专门配套建设的汽车坐垫加工厂。我们30多个姐妹都在那里上班。”1月19日,站在新家的阳台上,郭淑芹指着街道对面的一栋崭新二层楼房说。

在郭淑芹家里,用WiFi上网,运行速度非常快;手机4G信号满格,接打声音也很清楚。中午时分,郭淑芹的丈夫汤国回家进门后,话语中露出成就感:“上午接了个活儿,又赚了100多元。”

“要不是搬到这里,还真体会不到交通和信息的重要性。”汤国说,原来在炕洞沟村,交通不便,通讯也不畅,搬到主村后,他买了辆农用三轮车跑运输,经常用电话联系活儿。

汤国算了一笔账:“爱人郭淑芹月平均工资2000多元,自己跑运输每月也有1000多元的进项,再加上儿子打零工,全家一年攒40000元不成问题。”

虽然搬进楼房,但家里摆设还是有些简单,客厅里连个像样的沙发都没有。郭淑芹说:“儿子今年25岁,刚搬来没几天就有人给介绍了对象。等过些日子给儿子办婚事,到时家具全买新的。”

“这可是大喜事儿呀!”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保亮闻听此话十分兴奋。那些自然村,原来都是小伙子入赘到外地女方家,十几年基本没娶进过媳妇。搬到主村才几个月时间,村里就有4个小伙儿找到了对象。

“今年整村脱贫问题不大。”王保亮说,板铺庄村所属13个自然村的80多户村民,目前已通过各种形式搬迁过半。在有关部门帮扶下,主村里不但建了汽车坐垫加工厂,还办起小白鼠养殖场,吸纳了60多人就业,搬过来的村民大都找到了营生。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900多元。

“让迁出的群众有房住、能致富。”涞源县扶贫局副局长李彦平介绍说,今年,该县将举全县之力,整体搬迁61个行政村和256个自然村,涉及村民15347户、435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875户、27454人。目前,五大搬迁片区及配套产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